12-20 22:51:02 浏览次数:150次 栏目:初一阅读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能说出“海”“山”在诗中的深层含义,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痴( )想 隐秘( ) 凝( )成 喧( )腾 一瞬( )间
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可仿照示例,仿写句子。
例: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海对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高耸挺拔,稳重坚强,是值得我信赖的朋友)
★请学生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3.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下来。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本诗讲述了什么内容?“山”与“海”在诗中除了指自然界的山与海外,还有什么别的含义吗?
5.孩童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梦想(幻想、理想),相信你也不例外,请用一句话大胆地写出来。
6.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一座座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次次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何理解?
(1)诱惑着我的山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湿我枯干的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上文意思说一说要想实现理想应具备怎样的精神?
9.你心中的希望是什么?你是如何追求希望的?
更多关于《在山的那边》的资料,请点击阅读>>在山的那边学习资料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2题。
山 民
韩 东
小时候,他问父亲“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了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儿子也会有老婆
儿子也会有儿子
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10.为加点字注音。
疲倦:__________ 遥远:__________ 遗憾:__________
11.对本诗主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山民”是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
B.“山民”有渴望冲破封闭、保守的强烈愿望。
C.“山民”的遗憾是见到大海的理想在他儿子、儿子的儿子身上也不会实现。
D.“山民”对自己理想的实验只是进行了想像,却没有付诸行动。
12.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民》属于寓言诗,它假借一个山民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人,不安于“山”,总向往着“海”,见异思迁,总不会成功。
B.“他问”“他想”“他觉得”“他只是遗憾”——诗人选择这样的词语,旨在刻画一个有思想,有活力,却战胜不了命运的“山民”形象。
C.“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山民”对山的疲倦,意味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因而激发了新的思维,激起了对新生活的追求。
D.诗篇重在记叙,语言平实流畅,朴素无华;塑造人物,采用了多种方法,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更多关于《在山的那边》的资料,请点击阅读>>在山的那边学习资料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阅读,七年级阅读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一学习 - 七年级语文 - 初一阅读
相关分类
初一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