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三学习中考试题北京海淀区初三语文十月月考试题

北京海淀区初三语文十月月考试题

12-20 22:59:40  浏览次数:779次  栏目:中考试题

标签:中考试题大全,中考复习计划,http://www.170xue.com 北京海淀区初三语文十月月考试题,http://www.170xue.com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12.作者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目的是什么?(3分)

                                                                                                     

 

(二)阅读《听秋》,完成第13—16题。(17分)

听 秋

秋天有声音吗?秋声似乎薄情城市,而情钟于乡野。

②立秋过后,苦于北京城内仍然一片酷夏,毫无一丝秋天的意象,便远行到乡间去寻找秋声。这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乡间的秋天云白天蓝,天地间没了浓妆艳抹, 绽露出春日和夏时没有的清纯。到了这个时日,有人丰收,有人瘪囊;懒汉与耕夫的春种夏播,都在秋天得到回报。因而在一年四季中,我最敬重秋天这个美神,她 比法官还要公正,她比一切罗盘刻度都要精确无误。与这是城市人很难看到,更无法得知的秋的深广内涵。何况秋光秋色秋山秋水,都与文人的文学细胞相拥相抱, 与文人的感悟神经亲密无间呢!唐代诗人王勃“落霞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不就是秋天最好的一幅写意画吗!

  ③很不巧,汽车开出京城不久,秋雨就破天而落。开车的友人老朱,用手机给市内打了个电话,询问雨情。城里人回答说:“这儿没有下雨,你们那儿天漏 了?”老朱说:“天没漏,是银河决堤了……”听了他们的无线电波的交谈,我更觉得不虚此行,要是不走出京城,到哪儿去听雨声,怕还在酷暑中承受蒸烤呢!可 是,秋雨越下越大,先是车窗前那两根像剪刀般的雨刷,因雨大而失去了效能;后又因滂沱大雨久而不止,致使汽车不得不抛锚于荒郊。友人为此心里很急,我则心 中暗暗窃喜:我的天,好一场淋漓爽透的秋雨,难得在初秋的田野上,坐在车里倾听秋声!这是老天有意安排,让我出来倾听天上的银河在大地上演出的一首秋的交响乐。

④友人说:“你不开车不知道急,要是雨总这么下,我们就得被困在这儿!”

  ⑤“在车上迷糊一夜,也比在城里睡一夜好。”我说,“夜宿田园古道,听贯耳秋声,你不觉得比听城市摇滚过瘾?”……

⑥可能是老天体谅友人老朱之心吧,沱雨终于由大而小,最后变成了迷漓雨丝,得以使车子可以重新启动。目标正前方——远离京城近100公里的山村溪翁庄。

⑦久违了,乡野的蝉歌——当我们抵达山村时,迎接我们的是一片秋蝉的合鸣。在城市里整整一个苦夏,也没听到过它的一声歌喉;听到的只有窗外的电钻声声——那儿在修建一座豪华公寓,噪音24小时不绝于耳。

⑧走进村舍,打开面对山野的窗子,“梭儿——梭儿——”的啼鸣,从山林间传了过来,这种俗名叫“梭儿”的东西,体形比蝉要小许多,可以算是蝉的姐妹;但蝉似乎是个五音不全 的歌手,唱出的永远是一个平音;而小小的“梭儿”,歌声错落有致,尾音低沉下滑,饱含了一种忧郁悲凉的音韵。……是的,它是为酷夏送葬而扮演悲情演员的,当它的歌声覆盖了蝉鸣时,标志着夏天的yin威开始逝去,灿烂的秋日已然来临。

⑨黄昏时分,我和妻子走进山林。山林无路但有鸟巢,在飞鸟声声惊飞中,我们再一次感到大自然的情怀,它比城市人工雕饰出来的公园,更富有梦幻的色彩。在拨开荆枝杂叶前行时,偶然可见有一两片黄叶,被我们碰撞下来,那黄色的落叶告诉我:秋当真来了,我们已然走进秋季。

  ⑩入夜之后,金蝉和“梭儿”都睡着了,乡村万籁无声。于无声处听秋声,天地间惟一的音响,就是蛐蛐弱若游丝的忧伤低鸣。

11你好!我的朋友,阔别多年,我们又在秋天的静夜相逢了。在城市,我们是无缘彼此倾听的,只有在这乡村的秋夜,我才能如愿以偿地听你的秋歌声声……

13.作者为什么说到乡间寻找秋声“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4分)

                                                                                                     

                                                                                                    

14.从内容和写法上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5.作者在乡间都听到了哪些“秋声”?(4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北京海淀区初三语文十月月考试题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