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文言文高中文言文虚词学习指导

高中文言文虚词学习指导

12-20 22:51:13  浏览次数:881次  栏目:高一文言文

标签:高一文言文大全,http://www.170xue.com 高中文言文虚词学习指导,http://www.170xue.com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2.暂且,姑且。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且如】就像。

  若  
  (一)动词。

  1.像,好像。

  2.及、比得上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3.至,至于。

  【若夫】"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近似“要说那”、

  4.表并列,译为“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一)名词,处所,地方。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所以】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 

    

  (一)动词。(wéi)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2.以为,认为。

  3.判断词,是。

  (二)介词。

  1.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4.对,向。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2.哪里,怎么。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四)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6.表示感叹语气的。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上一页  [1] [2] 

,高中文言文虚词学习指导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