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作文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作文高分指导:话题作文写作详解(2),http://www.170xue.com
“范围型话题”等于为我们的写作画上了一个无形的圈,使我们所有的创造性的活动都只能够局限于这一个特定的圈内,不可超越。根据这一要求,对照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所写的内容只要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特定的范围之内,都是符合要求的,都是切题的;也就是说,我们所写的内容必须要去谈“记忆移植”方面的。至于具体的写法和角度完全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你可以从正面去肯定“记忆移植”的积极意义,也可以从反面去设想一下“记忆移植”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留给我们的思维空间很大。
4、对比型话题
有时话题作文的提示性材料中会涉及到两种相互矛盾或是对立的现象或态度,命题人就有可能将此作为作文的话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比型话题”。如2002年北京、安徽春招试卷中的作文:
一个海员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诗中的“出发”、“到达”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在审视“对比型话题”时,我们不能像以往写议论文那样,肯定其中的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也无须两者兼顾,完全可以只涉及其中的一个方面。像上面的作文题,无论是“出发”还是‘到达”;都是值得肯定的,也都有理由可以阐释,因为它们都是海员的一种期盼,根本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但遗憾的是,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硬是从两者的夹缝中强行拉出一个所谓的观点;这无疑是作茧自缚。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来进行实际的写作。但有一点需要指出,无论怎样选择,都只能是所给话题中的一部分,不能另立话题,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必须说出“为什么”。
5、列举型话题和寓意型话题
根据这三年的高考话题作文的类型一年有一个变化,今后“列举型话题”或“寓言型话题”考的可能性较大。那么“列举型话题”或“寓言型话题”各是什么样子呢?
列举型话题的样子,如:
请以《与的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空白处可任意填写。
寓意型话题样子,如:
门,我们每天进进出出,人的一生也会进进出出各种各样的“门”,但我们有时却入不了“门”,有时又出不了“门”;有时摸不着“门”,有时打不开“门”;有时希望关着“门”……它给我们带来多少喜悦、多少烦恼、多少启迪、多少警策。
请以“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所以,在话题作文中,“话题”的性质类型和提示性材料、写作的要求一样,都是一个限制条件,对它进行认真的审视,会给我们的写作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因此,对话题本身不能不关注。
二、如何解剖话题
(一)要快速准确确定话题作文中材料的意义
传统的给材料作文,作文的主题必须直接从材料中提炼、挖掘,并且材料必须运用到写作中。话题作文的主题则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
例如1995年高考作文的材料是一则题为《鸟的评说》的寓言诗:“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这则材料字面上的意思是“大家都揭别人的短处“,因此从材料中可提炼的观点、角度不外乎“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以一眚掩大德”、“嫉妒心”等有限的几个方面,出此之外就属跑题。
除了文章的立意要从对材料正确的理解把握出发,实际写作也必须按照给材料议论文“引-联-转-结”的基本模式运用到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算符合材料作文的规格。
2000年高考作文是一篇话题作文。材料是一次创新大会上学者们对四种图形的看法。材料下面连结的是一段阐述性的文字:“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然后引出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作文要求“只要与话题有关,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较,在命题形式和要求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材料不再是作文提炼主题的根据,文章的主题需要从话题上引发。材料的作用是引导出话题,它是对话题具体化的例证与形象化的说明。结合材料与其下的阐述文字,往往能激发考生各种各样的联想,有效地启发考生的思路。例如2000年高考,不少考生利用材料给予的启发联想起生活中众多类似的事例,将这些想到的有选择地写下来,就自然而然地契合了"与话题有关"的要求。
其次,材料可以应用到作文中,也可以不用。比如有的考生在实际作文时将材料中涉及的四种图案分别赋予特别的象征意义;有的则将材料中对四种图案的争论巧妙地移植到生活场景中,灵活运用了原有的材料。可见,话题作文中对材料的运用更为灵活,更具创造性,而不像材料作文,引用材料是作为引出论点的楔子。当然,大多数考生作文时没有运用到材料,仅将材料视为理解话题的重要因素,这种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二)要快速准确审定话题作文的范围
以往高考作文命题,或者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主题,或直接命题,作文的主题大体上是固定的。而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主题,只要求作文主题与“话题"相关,事实上,话题作文提供的是一个主题的范围。我们知道,话题具有极大的广延性。但是,应如何正确理解"与话题有关"这句话的内涵,做到文章的主题与话题相关联呢?
我们一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引发与话题相关联的主题:
(1)评价:对话题进行价值评判,如“好”与“坏”、“利”与“弊”、“善”与“恶”等,通过表达自己“赞成”或“反对”、“肯定”或“否定”的立场来确立文章的中心题旨。
(2) 怎样:即话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可以通过形象的事实展开叙事,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阐证话题的内涵。
(3)结果:将话题作为前提,考虑其会导致何种结果。
(4)时间: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中叙事,也可以将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
(5)空间:包括领域、地点、场合等,往往不同的空间背景会赋予话题不同的内容。
(6)对象:从不同的人或对象出发可以引发对话题的不同的演绎。
上一页 [1] [2] [3]
,作文高分指导:话题作文写作详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