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及答案(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及答案(三)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892次  栏目:高二文言文

标签:高二文言文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及答案(三),http://www.170xue.com

  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及答案(三)

  1.选出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


  A.天姥(mu)山   天台(tai)山  B.瀛(ying)洲   剡(dan)溪

  C.渌(lu)水   日暝(ming)  D.殷(yin)岩泉 觉(jiao)时之枕席

  2.选出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

  A.向天横(遮断) 势拔(超出)五岳  B.因(因为)之梦吴越 清(凄清)猿啼

  C.列缺(缺少) 鸾回(回旋)车  D.觉(睡觉)时 向来(助词,不译)

  3.选出与其它三个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栗深林兮惊层巅  B.云青青兮欲雨  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虎鼓瑟兮鸾回车

  4.判断题。

  (1)诗歌,泛指各种体裁的诗。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诗是通过节奏、有韵律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  )

  (2)诗歌可分为旧体诗和新诗。广义而言,旧体诗包括旧体的诗、词、散曲(小令和套数),狭义而言,旧体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它包括律诗和绝句;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有格律限制的旧体诗称为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  )

  (3)旧体诗属古代诗歌,新诗属现代诗歌。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就属古代诗歌。(  )

  (4)李白的诗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表现了对日趋腐败的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关切。在李白的诗中,还有不少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李白主要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他的诗风清新飘逸。李白“斗酒诗百篇”,创作颇丰,可惜“十丧其九”,仅存九百余首。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又自称“谪仙”。  (  )

  (5)《梦游天姥吟留别》,又题名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吟”,一种诗体的名称,如《梁甫吟》。“哺”,读f(,古代加在男子名字下面的美称。(  )

  5.默写。

  (1)海客淡瀛洲,________;越人话天姥,________.

  (2)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

  (4)洞天石扉,訇然中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

  (5)诗中表现诗人理想志向的诗句:________。

  6.简析:

  有人分析《梦》说全诗以“梦”为线索,分别写了入梦之由(第一段)、梦游之景(第二段)、梦醒之叹(第三段)。这样分析对不对,为什么?

  7.选出能够表现诗人理想追求的句子[  ]

  (1)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3)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4)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8.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A.首句点染远景。其中“隔”与“隐隐”相配合,创造出一种朦胧、深远的意境。

  B.二句勾勒近景。画面清幽明丽。“问渔船”三字*真地表现了诗人对桃源仙境的心驰神往。

  C.三四句在有趣的一问一答间,表达出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也透露出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

  D.这首诗把眼前景与附会此景的桃花源的故事水乳jiao隔地写在一起,诗笔活泼,意趣盎然,耐人寻味。

www.170xue.com

  9.读诗回答问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梦到洛城。

  (1)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描写了春天的季节特征:树木滋荣,时而春雨霏霏。

  B.第2句与首句相配合,描绘出一片鸟语花香的有声有色的春天景象。

  C.从第2句的“残花”一词可看出诗句描写的是初春乍暖还寒的时候。

  D.诗的三、四两句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洛阳的思念。

  (2)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总体上看是首抒情诗,标题《春兴》就告诉人们这首诗写的是内心的感触。

  B.第三句紧扣标题,由春景转向写春思:春日思乡。

  C.第四句中的一个“逐”字有化虚为实之妙,将无形的春风化作了有形的可“逐”之物。

  D.诗中的“阴阴”“残花”暗含了一种思乡而不能归的愁苦之情。

  10.读诗做1-3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①相逢。

  问姓惊初见,②名忆旧容。

  别③沧海事,④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在这首诗的方框格内选填相应的词语,其中最佳的一组是[  ]

  A.①才②称③离④语

  B.①才②道③后④言

  C.①又②寻③离④言

  D.①一②称③来④语

  2.对这首诗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弟”即表弟。诗题点明了诗的内容是写与表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

  B.“惊初见”是说他们乍一见面,似曾相识,不免惊讶,即问“贵姓”.

  C.“沧海事”用典,借指世事变化很大,暗含离乱之恨。

  D.“秋山”一词点明了时令,也借秋高气爽表现了诗人见到表弟的喜悦之情。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首五言律诗,韵律和谐,对仗工整。

  B.第三联正面描写久别重逢情景,写出了由不识到相认、相忆的传神细节。

  C.第三联与首句照应,写两人各叙分别后的情状,表现出了兄弟情深。

  D.本诗采用浓墨重彩、层层渲染的手法,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一幕,有相当的感染力。

  参考答案

  1.D(A:台tai B:剡shan C:渌lu)

  2.A(B:因,依据 C:缺,云的缝隙D:觉,睡醒)

  3.C(此项中有通假,其他三项都有词类活用:A“栗”、“惊”使动 B“雨”名作动 D“鼓”名作动)

  4.(1)√(2)√(3)×(4)√(5)√

  5.略6.不对。第二段已写到梦醒。

  7.(1)(2)(3)8.C

  9.(1)C(“残花”说明暮春)(2)D(“阴阴”客观写景)

  10.(1)D(注意对偶)(2)D(借秋之悲凉,表达了战乱中兄弟分离前途未卜的忧虑)

  (3)D(“浓墨重彩、层层渲染”不当)

,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及答案(三)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