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文言文人教版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张衡传》

人教版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张衡传》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812次  栏目:高二文言文

标签:高二文言文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人教版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张衡传》,http://www.170xue.com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二)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行:去应荐。

  3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8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4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三)官职、年号、地名、学校及相关用语。

  1. 官职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2.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3. 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4.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四)关于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上一页  [1] [2] 

,人教版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张衡传》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