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2:45 浏览次数:394次 栏目:高考备考
(15)这外号并不好……
(16)民国三年,夏至后转一天。大回钓了一天鱼,人困马乏。多半辈子,整天站在坑边河边,风吹日晒,身子里的油耗得差不多了。他在鼓楼北的聚合成饭庄,吃饱肚子喝足酒,提着一篓子鱼摇摇晃晃回家。走不动就靠墙睡会儿。他家在北城根,这一段路不近,他走走停停直到午夜,迷迷糊糊就趴在大街上了。这时街上走过来一辆拉东西的马车,赶车人在车上睡着了。但就是醒着也瞧不见他——凑巧这段路的几盏街灯给风吹灭了。这真是该活死不了,该死活不了。马车从他身上压过去时,车夫那老家伙睡得太死,居然也没觉出来,转天亮才叫人发现,大回给车压成一个片儿了,赛张纸似的贴在地面上。奇怪的是,人压瘪了,鱼篓子却没压着,里边的鱼还都活着。等巡警一追查,更奇怪的是,那车上拉的东西,竟然是一车鱼!这事叫人听了一怔一惊,脖子后边冒出凉气来。
(17)有人说,这事坏就坏在他那个外号上了,“鱼绝后”就是叫“鱼”把他“绝后”了。但也有人说,这是上天的报应,他一辈子钓的鱼实在太多了,龙王爷叫他去以命抵命。可事情传到东城里的文人裴文锦——裴五爷那里,人家念书的人说的话就另一个味儿了。人家说:
(18)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16.通观全文,分析大回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17.小说第九段介绍了天津卫人过年“放生”这一风俗,其作用是什么?(6分)
18.小说的最后一句话:“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令人深思,你是否同意? 结合全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7分)
六,(15分)
20.语言综合运用(15分)
请你给你初中的语文老师写一封短信,表达你的思念和感激,表达你现在的困惑或成绩。
要求:(1)要符合书信的文体要求。(2)至少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3)不少于200字。(4)不要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很久很久以前,谎言和真实在河边洗澡。
谎言先洗好,穿了真实的衣服离开,真实却不肯穿谎言的衣服。
后来,在人们的眼里,只有穿着真实衣服的谎言,却很难接受赤裸裸的真实。
要求:(1)选好角度,自己立意。(2)必须写议论文,自定题目。(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www.170xue.com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译出大意给1分;“俄而”(不久)、“亡”(逃)、 “籍”(登记)一处1分。
(3) “汉高祖用武力得到天下,不用武力治理天下。陛下用神武平定四方,怎么可以为了一时高兴而与野猪搏斗呢?”
译出大意给1分,以(用),定(平定), 岂复······于 (怎么···呢)一处1分。
14(1). 【答案】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何处。因为晴天无雨,夏夜无霜,所以可知“晴天雨”和“夏夜霜”当为比喻;“雨”是因“风吹古木”而生,“霜”是因“月照平沙”而有。
(2). 【答案】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二字。
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解析】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夕)的景物。尾联由所望的“夕”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消暑”。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即可。
15(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
(3)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4)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5)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五.16. 大回是一个① 长相奇特②钓鱼技巧高超⑶最后死在了自己的能耐上④市井小人物(一点1分)
17.①“放生”为了“求好报”,与大回的钓鱼形成对比②暗示了大回的“恶报“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每点2分)
18这句暗含了诸多深意的话语对于个人也许仅仅是一种朴素的人生哲理,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却更像是一种警示。①从大回的死因来看,大回是死在了他的能耐上,他钓了一天鱼,人困马乏,多半辈子钓鱼,油耗得差不多了,能耐损耗了他的健康,才有了这次事故 ②他的能耐表现太过分,给其它事物带来伤害,最终招致灾难。③而人类的“能耐”是越来越大了,但我们又不能不清醒地看到,人类文明的进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对大自然的征服和性改造,我们在向大自然奏响胜利号角的同时也承受了大自然的严厉报复(观点2分,结合全文给3分,结合实际给2分, 若有其它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AD (A最后半句推理无据。D错在“文白夹杂”,小说运用天津方言,富有口语化特征。每项2分)
六20,七21,按照高考阅卷评分标准评分。
www.170xue.com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亲名鉴,在隋朝任戎州刺史,唐鉴与唐高祖李渊私交很好,曾一同统领军卫,因此唐俭平时与秦王有交往。唐俭爽快豪迈不受约束,但侍奉亲人以孝顺闻名。唐俭看到隋朝政治渐乱,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高祖曾召他询问,唐俭说:“您如果向外聚集豪杰,向北招抚戎狄,向西收服燕、赵之地,渡河向南,从而据有秦、雍之地,这是商汤王、周武王的大业。”等到(高祖)开设大将军府,让他担任记室参军。跟随平定京城,被封为晋昌郡公。
武德初年,升任中书侍郎。吕崇茂在夏县造反,与刘武周联合。(高祖)下诏永安王李孝基、独孤怀恩率兵前去讨伐。唐俭凭借使节身份到军中去,正赶上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虏,唐俭也被擒获。开始,独孤怀恩屯驻蒲州的时候,暗中与部将元君实图谋反叛,恰巧都(被囚)在贼军中。元君实私下对唐俭说:“独孤尚书准备起兵图谋建立大业,因犹豫而没有发动,因此到了这一步。正是人们常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久独孤怀恩逃回,(高祖)下诏仍命他镇守蒲州。唐俭担心他迟早必要做乱,悄悄派刘世让回去揭发他的阴谋。正赶上高祖前往蒲津,船行到河中央的时候刘世让赶到了,高祖大惊,说:“这难道不是天命啊!”立即下令返回,捕捉反叛的人,独孤怀恩自杀,余党全部被诛杀。不久刘武周战败,逃入突厥。唐俭封存府库、登记兵器甲仗等待秦王。高祖表彰唐俭被囚禁受屈辱却不忘朝廷,下诏恢复了他的原职,并允许他见机行事。没收独孤怀恩的全部财产赐予唐俭。回朝后任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年,(唐俭)出使突厥返回后,太宗对唐俭说:“卿观察颉利可以谋取吗?”唐俭回答说:“仰赖国家的声威,可望会成功。”贞观四年,唐俭奉命出使突厥,劝说颉利归顺朝廷,颉利答应了,军队松懈不加防备,李靖趁机偷袭打败突厥,唐俭脱身返回。
一年多以后,唐俭做了民部尚书。跟从太宗出猎洛阳苑,一群野猪从林中突然窜出,太宗连发四箭,就射死了四头野猪。一头野猪跳到皇帝鞍鞯下,唐俭跳下马与野猪搏斗。太宗拔剑砍死了野猪,回头笑着说:“天策长史没见过上将杀贼吧!为什么如此害怕?”唐俭回答说:“汉高祖用武力得到天下,不用武力治理天下。陛下用神武平定四方,怎么可以为了一时高兴而与野猪搏斗呢?”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唐俭在官任上不处理政事,与宾客纵酒玩乐。因犯小过失获罪,被贬为光禄大夫。显庆初年去世,终年七十八岁,谥号叫襄。
,2017江西南昌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