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备考2017福建惠安三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7福建惠安三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241次  栏目:高考备考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2017福建惠安三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http://www.170xue.com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大德歌 秋 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五代、宋初的道士,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嗜睡,能入眠后百日不醒。②蛩:蟋蟀。

  (1)这首元曲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抓住一个“声”字,通过描写风声、雨声、蝉鸣蟋蟀声、雨打芭蕉声不绝于耳,(1分)渲染了女主人公“懊恼伤怀”、“泪点抛”的愁肠怨绪。(1分)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开篇以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起兴,为全诗定下了愁苦的基调;(1分)使用了陈抟的典故,抒写了秋风秋雨难成眠的愁怨;(1分)全曲由秋景入题,又以秋景作结,首尾呼应,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交融,(1分)抒发了女主人公久盼人归人未归的伤心和愁怨。(1分)

www.170xue.com

  【参考鉴赏】寒风飘飘,冷雨潇潇,就是那能睡的陈抟也睡不着。说不完的烦恼和愁苦伤透了心怀,伤心的泪水扑簌簌地像断线珍珠飞抛。秋蝉烦噪罢了蟋蟀又叫,渐渐沥沥的细雨轻打着芭蕉。

  这首小令描写的少妇的烦恼,是因为“人未归”而引发的,故“懊恼伤怀抱”便成为此曲表现的重点。此曲起头三句写风、写雨、写长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怀抱。风雨交加,突然而至,声势咄咄逼人。这就给脆弱的少妇带来很大压力。“飘飘”、“潇潇”双声叠韵,音响悠长,倍增空寂之情。四、五句写女主人公愁苦情状。“扑簌簌泪点抛”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并在准确地捕捉这一典型细节以后留下空间,让读者想像补充,其闺房幽情在充实中越发空灵。最后二句继续写景,景语皆情语,蝉噪蛩鸣,雨打芭蕉。这些外界景物强烈地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难以言喻的久别之苦,进一步凸现女主人公愁苦的心境。如果说在《大德歌·春》、《大德歌·夏》两支小令里,尚局限于由于忧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的话,那么在《大德歌·秋》这支小令里,她的忧思就势如潮涌,终于冲决感情的堤坝,伤心的泪水滚滚而下了。不言而喻,“扑簌簌泪点抛”,就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小令以大自然的秋声写人物心灵的感受,声情并茂,直率中见委婉,委婉中情更真。

  此曲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中间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相生,交织成篇,加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大大提高了艺术感染力。

  《大德歌·春》: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大德歌·夏》: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大德歌·冬》: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少女时代的林佩瑶与雷鸣相恋,但雷鸣随即南下,开始军旅生涯.林佩瑶在苦等之下没有音讯,嫁给了白己并不喜欢的吴荪甫,婚后的她一直空虚寂寞。(《子夜》)

  B.看到觉新和瑞珏打牌时的亲密样子,想到自己不幸的生活以及以后寂寞凄凉的岁月,梅伤心极了,一个人来到园中哭泣;觉新前来安慰梅,两个人相对而泣。(《家》)

  C.得知叔叔自杀的消息后,强烈的同情心使欧也妮母女感到要为夏尔做点事,于是精心准备了一桌家里从未有过的丰盛午餐,而夏尔却毫不知情。(《欧也妮·葛朗台》)

  D.伽西莫多用“陶罐和水晶瓶”来暗示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拿起插在水晶瓶中的鲜花,整天抱在胸前。伽西莫多对此很高兴。(《巴黎圣母院》)

  E.对自家庄园的土地,聂赫留朵夫采用出租的形式,租金比附近一带要低三成;而对于姑妈家庄园的土地,他则彻底放弃了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复活》)

  【参考答案】B、D(B.①梅一个人回到淑华房间哭泣,②来安慰她的是瑞珏;D.①爱斯梅拉达整天抱着的是枯萎的花束,②伽西莫多对此很失望。)

www.170xue.com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玄德曰:“已应之矣。”遂具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某有一法可禳。”玄德曰:“愿闻禳法。”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

  “终必妨一主”为小说后面的什么情节作铺垫?单福教刘备怎样的“禳法”?其目的何在?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红楼梦》第六回)

  这段话是谁说的?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段话?

  【参考答案】

  (1)庞统乘刘备的的卢马过“落凤坡”,(1分)死于乱箭之下。(1分)教刘备将的卢马赐给有仇怨之人,(1分)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1分)单福的目的在于考验刘备是否真像传说的那样具有仁德的品格。(1分)

  (2)刘姥姥说的。(1分)对凤姐(王熙凤)说的。(1分)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1分)而凤姐又是贾府的当家,(1分)所以刘姥姥说这番话讨好凤姐,以求获得一些赏钱。(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②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1)请根据材料①,说说君子和小人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区别?(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参考答案】君子用人出于公心,量才使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1分)小人用人出于利己,用人也疑,贪欲无穷,所以会求全责备。(1分)

  (2)请结合材料①②,简述孔子所说的“君子”形象的特征和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参考答案】君子特征:平易近人、容易相处;(1分)坚持原则、心怀坦荡。(1分)大丈夫标准:要有“行天下之大道”并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的宏伟志向;(1分)要有坚持这种志向的气节操守。(1分)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君子容易和他相处共事,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②孟子说:“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yin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啊!”

www.170xue.com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一12题。

  尺度 彭程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时间,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尺度。几乎多有的领域、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行,自足自立。

  尺度具有相对性。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景来看,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的叫喊“不创造毋宁死”,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这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2017福建惠安三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