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语文阅读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雷区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雷区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248次  栏目:高考语文阅读

标签:高考语文阅读大全,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雷区,http://www.170xue.com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雷区

  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客观题的基本思路是“采集对位信息——比照题干要求——判断选顾正误”。综观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客观题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对干扰项的设计有如下十大雷区:

  1.部分与整体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范围上设计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如:

  [对位信息]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试题】 (四川卷第5题)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剖析:根据原文,溴甲烷“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而A项却将其表述成了“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这就犯了将“部分”表述为“整体”的错误。

  2.已然与未然

  “已然”是事物已经发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没有或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为“已经发生的情况”,或将“已经发生的情况”表述为“即将出现的情况”。如:

  [对位信息] 医学研究委员会遗传学分部的布朗博士说:“表面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状。”在一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

  【试题】 (福建卷第3题)下列对“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老鼠遗传研究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

  剖析:根据原文,“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而c项却将其表述成了“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这就犯了将“已然”误作为“未然”的错误。

  3.或然与必然

  事物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或然”,即“有可能发生”;另一种是“必然”,即“事理上必定发生”。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常将“或然”的趋势表述成“必然”的趋势。如:

  [对位信息] 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以致发生将生产出来的牛奶倒进大海这类事件。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恶果。

  【试题】 (广东卷第7题)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每个人都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所以社会经济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

  剖析:根据原文,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从而可能因社会经济无序而导致商品的绝对过剩。这里说的是“可能”,但A项的推论却把这种“可能”说成是“必然”,因而导致了推断的错误。

www.170xue.com

  4.先期与后期

  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发展的时间上设计干扰,他们有时将先期表述为后期,有时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有时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如:

  [对位信息]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通、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试题】 (全国卷Ⅱ第7题)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剖析:根据原文,“沟通交流”“南粮北运、商旅交通”是大运河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大运河一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后,它真正的价值在于其文化遗产的价值,当初沟通交流的实用价值则退居其次,其“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可以被更多更好的方式所替代。所以,该项就犯了将大运河“先期”(历史上)的作用误作为“后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的作用的错误。

  5.主要与次要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如:

  [对位信息] 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书·南平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日‘干栏’。”……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试题】 (山东卷第8题)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干栏居采用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建筑形式,与原始巢居一样,都具有躲避野兽、蛇虫侵扰的作用。

  D.从古代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形制来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剖析:对“干栏居”的作用(功能)的推断,A项提及的是“躲避野兽、蛇虫侵扰”,而D项提及的是“防潮和防寒”,那么到底哪一个是它的主要功能呢?查看原文引述的史料:“山有毒草、沙风、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日‘干栏’。”不难看出,“躲避野兽、蛇虫侵扰”方为其主要功能,而“防潮和防寒”只是其次要功能。所以,D项的推断就犯了将“主要”和“次要”倒置的错误。

  6.原因与结果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会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计干扰,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如:

  [对位信息] 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此外,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试想,一个人如果反应迟钝、生机索然地活上几百岁,那还有什么意思?

  【试题】 (湖南卷第6题)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B.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必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剖析:根据原文,是因为“有些基因改变”,导致了“活动缓慢,活力降低”的结果;而B项却表述成了因为“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导致了“基因的改变”的结果,这就犯了因果关系颠倒的错误。

www.170xue.com

  7.言此与言彼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计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或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如:

  [对位信息] 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本身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即是说,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本身就表现为一个过程,无论是现实社会运动或人的生活层面上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还是社会精英层面对于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都是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

  【试题】(重庆卷第5题)下列对于“文化转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D.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

  剖析:根据原文,“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而D项所说的“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却是“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所以D项表述的对象是“文化危机”,而不是“文化转型”,这就犯了将“此”(文化危机)表述成“彼”(文化转型)的错误。

[1] [2]  下一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雷区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