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3:02 浏览次数:878次 栏目:高考作文
教育是本,善良是心。
孔子这位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我们的后世人。他教导学生,并不会以责骂学生作为准则,而是以善行来教会弟子读书与做人的道理。让他的弟子自圆其说,虽过中不符合到一之事,有骄傲自大之为,可孔文子总是用善心教育引导、感化他们。所以,孔文子的弟子也都有所作为,甚至成为名垂千古的名人。这就是美丽之花开在教育枝头上。
教育是根。
香港首富李嘉诚,是多少商业人士所羡慕的人物,甚至有多少人联想到做他的子女是一种何等的幸福。然而,热心于教育的慈善家李嘉诚先生,却不会溺爱自己的子女,而是教育他们要自力更生,开创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因为世界上是没有不靠成功而达到目标的人。所以因为李嘉诚的坚持,他的儿女们都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而他自己,也因为没有太多顾虑,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著名音乐家李斯特,也是以善教成就了许多人。当年有位女钢琴手,在迫于生计冒充她的名诗李斯特的学生举办音乐会。而李斯特非但没有责骂她,而是当场指导她的不足之处,并帮她作出了修改,最后还让她放心地演出。这不仅化了小女孩的尴尬,而且成就了他的梦。诗李斯特的教育,让音乐界由开出了一朵美丽的鲜花。
每一人对待同一样事物都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就像牧园中的花,不教育他人去保护它们,那他们永远不会给别人带来芳香。只有善于教育的人,那花才会越发开得灿烂。
美丽之花开在教育枝头上,还容质疑他们是否美丽吗?
4、不独占,分享美,拥有恒
春花秋月,斜阳草树,琳琅的古董,吹笛的老人。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图画!爱花种树的人没有把花草树植在自家围墙里,而是让大家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收藏家们没有把古董收藏在保险柜里,而是让大家一起欣赏;老人们不会在紧闭的房间里吹笛,因为他们的感情和快乐需要分享。世界上有太多美丽的事物让我们喜爱。但是美丽需要分享,爱,不是占有。
只有分享美,分享爱,才能永远拥有爱和美。
分享美和爱,获得永恒。文特森·凡高为那阳光下怒放的向日葵而感动,他决定记录这永恒的美。但是他并没有把向日葵全都据为己有,而是在心中仔细领会向日葵的神韵,再将它们展示在画布上,那著名的《向日葵》显示出非凡的活力,是凡高心灵的写照,他因此获得永恒。莫扎特,这位天才音乐家,有感于一首法国民歌,创作出了《小星星变奏曲》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普契尼,听过中国民歌《茉莉花》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这首优美歌曲录入自己的歌剧《图兰朵》中,使其传遍。法国人和中国人并没有向们——一个奥地利人和一个意大利人索要版权费。美丽的歌曲由于分享而更美丽,他们得到永恒。
独自占有,失去美与永恒。有一个妇人,她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每逢花开时节,总有许多年轻人来观赏,经常踩坏花园小径和留下垃圾。那位妇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就在门外写着:“园里有毒蛇和毒虫,外人进入受伤后果自负!”后来,院里果然没有人再来,多年之后,这座美丽的花园真的变成毒蛇横行,杂草荒芜。妇人也只好后悔地感叹了。没有分享,美丽难以成为永恒。
世界因为分享美丽而精彩和缤纷,我们也从分享的过程中获得得了快乐和属于自己的感动。每个人的心都是一座花园,我们不可能独自栽遍各种鲜花。唯有分享,不独自占有,我们才可以看到更多、更美的事物。将自己的心爱之物让大家分享,使大家得到美的感动,这才是人生升华的一个境界。
分享美,才能拥有恒,不独自占有,才能有个更加缤纷的世界。
肇庆二模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为让8亿农民同样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免征了农业税、特产税,全国80%的农村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生活低保制也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
②改进和完善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安排模式。2007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再增加上万人的生源计划投放到升学压力较大的安徽、河南、甘肃等8省。
③安徽铜陵市通过扶持弱校,推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247所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设施、教育质量等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已经成为一个无需择校的城市。
④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中央财政支持义务教育的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
⑤农村儿童今春免费上学,中央106亿元经费预拨到位。新华网北京(2007年)2月27日电(记者吕诺)全国中小学开学在即,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免费上学,春季学期中央财政应承担的免除学杂费、补助学校公用经费的资金92亿元,为贫困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金14亿元,日前已经预拨到各地。
⑥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读材料,抓中心。
材料作文审题的依据是材料,因此对所给材料必须认真研读,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涵、中心。
肇庆二摸作文题是多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属于正面列举型。分析这类材料,应找到所列的人、事、物的共同点,据此确定中心。据此,肇庆二摸作文可以这样来读材料:
1、概括材料:(六则材料列举了什么事或什么现象?)
分析:
主要人物———(中央或地方)政府
中心事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①建设新农村,②③④⑤促进教育公平,⑥关爱弱势群体。)
所以,六则材料列举了这样的事或现象: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2、这些措施和行动针对谁?
最广大人民(农民、学生、弱势群体)
3、政府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或影响或价值……)?
(为什么):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材料中涵义)
(意义):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材料外)
故六则材料的中心可以概括为:
政府采取措施和行动,让最广大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找角度,定立意
对新材料作文的立意,角度可以尽量多找,但并非找出的所有角度都能立意成文。事实上,在应考作文中,有的考生从材料的非中心意义、非主要角度、非主要方面来立意,阅卷者出于某种考虑,也只好无可奈何地加以承认;但从应考的实际来讲,还是扣紧材料的中心意义或者选择最能显示材料中心意义的角度来立意为好,这也正是命题者所希望的。
肇庆二摸作文题是给出多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属于正面列举型。在立意时,应尽可能地整体把握材料、根据多则材料的中心来立意,切忌抓住某一个次要方面或片言只语,断章取义,立意成文。
上文已概括了六则材料的中心:
政府采取措施和行动,让最广大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tag: 作文写作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大全,高考复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作文
相关分类
高考作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