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3:02 浏览次数:584次 栏目:高考作文
三大法宝:
新材料作文的要求:(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和内容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注意: 有的省市表述形式不同,但这种表述更具有提示性,可视为新材料作文的普遍要求。)
审题:“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内容),即一般所说的整体性阅读。
立意: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主体与陪体,正面与反面)。
行文:最好引述材料(或正面直接转述,或反面假设转述,或同向类比转述,或侧面暗合转述)。
验证:用你的观点和素材代入原作文材料,看是否能印证原作文材料的事实(道理)。
第一类故事寓言类(叙事型):由果索因而立意
------全国卷模式
示例一:06全国题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1)从牧羊人认为“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角度追因:
乌鸦不从自身实际出发,才落得被捉的下场。由此可立意:不能刻意模仿他人,一切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立意为“了解自己,认清自我”等,如“做真实的自己”、“正视自己做自己最适合的事”、“给自己的人生定位。
(2)从儿子认为“它也很可爱”角度追因:
乌鸦做了别人不敢做也不敢想的事,尽管没有成功,依然值得鼓励。由此可以立意为“勇于尝试”,如“有异想才会有天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于实践也是一种美丽”等。
(3)从整体的角度追因:
从乌鸦失败角度追因:可以立意为“既要有勇气又要有能力,二者不可偏废”等;
从父子评价的不同角度追因: 可以立意为“对于同一个对象、同一种行动,不同的人可能用迥然有别的眼光来审视” 。
小结: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我们如果从这个结果出发,去探究原因,往往可以找出一些实质性的东西。阅读分析叙事类材料的因果联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二类 话域范围类(题引型):抓关键词而立意
------上海卷模式
示例二:
(2006年上海高考题)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是……
分析——关键词:“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 。
——立意:这类材料只提出了写作的范围(话域),没有具体的立意导向,抓住关键词后,按命题(话题)作文的思路展开即可。
第三类: 诗词格言类(哲思型):选择(揭示)哲理而立意
------北京卷模式
示例三:
(1)07北京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2)06山东题: 星星(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分析比较:尽管都是“诗词格言类”材料作文, 北京题有提示(立意),选择一个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另外立意)。山东题无提示语,立意难度大:
角度一:是从“远看”的角度去理解,比如距离产生美,引发人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追求;人应该怀有梦想,去实践理想的过程最美,强调追求的过程,往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等。
角度二:在远望和近观中,强调、肯定只有近观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本质,深入地看问题或着是说实践出真知。
角度三:三是将“近观”和“远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思考“远望”和“近观”的辩证关系,如“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如“既不能沉溺于幻想,也不能让自己飞翔的思想湮没于现实”等。
tag: 作文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大全,高考复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作文
相关分类
高考作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