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记叙文阅读斜视 阅读答案

斜视 阅读答案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925次  栏目:记叙文阅读

标签:记叙文阅读及答案大全,http://www.170xue.com 斜视 阅读答案,http://www.170xue.com

4.结合作品,对下列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文章第一段说“我”对学医厌倦,萎靡不振,而文末教授却说“我”以后会成为一个好医生。教授为什么会这样说?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小说最后一段写斜眼女人“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这样写有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答案:

1、(1) 教授上课→(2) 结伴同行→(3) 同行风波→(4) 教授执意诊疾→(5) 感化斜眼女人。

2、 这句话是对教授的细节描写(1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血红与发白色彩对比强烈(1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发比作南海观音的雪白拂尘(1分);刻画了一位教学认真、医者仁心的眼科老教授的形象(1分),表达了“我”对教授的尊敬之情(1分)。

3、 ①指眼睛的斜视,文中指眼疾。②指心灵的斜视:无聊小市民斜眼看人、无事生非的龌龊心理和“我”性格上的狭隘。③突出了教授医治的不仅是眼睛的斜视,更是心灵的斜视,。(每点2分)

4、 (1)①“我”建议并陪伴教授走近路,教授认为“我”心地善良;②注意到女人斜视,教授认为我有很强的观察力;③教授意在消除“我”和斜眼女人之间的隔阂;④教授鼓励“我”成长为一名好医生。

(2)示例一: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点更加凸显。结尾用“笔直”与“乜斜”以及斜视女人的感动落泪与上文无事生非形成对比,从而烘托出教授高尚人格的感染力,表现出教授的“人道之心”。    示例二: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既曲折有致又完整紧凑。小说前文写斜眼女人搬弄是非,最后以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这样的安排与前文多处的“乜斜”形成照应,情节上又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示例三: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用思想性格鄙俗狭隘的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全文,表现了丑恶的现象根植于粗鄙狭隘的心灵,诞生于误解或曲解的土壤,并且会在不明真相的人群中蔓延。要想使“乜斜”变为“笔直”,需要榜样的引导和自身的觉悟,也需要社会整体的反思,这样美好善良的高贵品质一定能够战胜丑恶现象的深刻主题。

上一页  [1] [2] 

,斜视 阅读答案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