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01:18:31 浏览次数:282次 栏目:年终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审计法》,努力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质量,以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为龙头,抓好队伍建设。在审计监督工作中做到突出重点、严谨细致、提高质量、争创精品,较好地履行了审计监督职能。共审计单位36户,其中:市政府计划28户,县委、县政府交办公8项。查出有问题资金5645万元,下达审计处理决定36份,提改进意见和建议72条,促进增收节支500余万元。
一、改变作风履行职能推动审计工作上新台阶
㈠领导带班作业科学安排项目
我局有13名审计人员。为解决人员少、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我局从领导班子抓起,制定了领导干部带班作业制度,从局长到班子成员,明确分工,项目到人,深入一线带班作业。今年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一开始,我局5名领导干部便带领自己分管的科室干部一起进点,从审前调查到审计查账、审计延伸、审计处理等各个环节,和审计干部一起并肩工作。今年6月份,县政府交办了一项城建审计项目。在基建审计组长缺位的情况下,我局副局长李金重担当主审,带领审计组投入工作。他在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审计员,带领审计组成员及时完成了任务。今年上半年,他一人担任主审,就完成了3项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基建审计项目。
审计时间不足是我局审计工作面临的又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局今年全面实行送达审计制度。这样一来,小的审计项目可提前3天完成,大的审计项目可节约一半时间。我局还抓住“空档”,抢时间。过去,每年全县企业奖励升级审计都安排在2月份,需半个月时间,不但占用了相当大的力量,而且经常和预算执行审计在时间安排上产生矛盾。今年,我局抓住年底审计工作总结结束后,干部队伍休整的空档,统一安排,从1月29日至2月6日,利用9天时间,完成了全县63家企业交纳税金、固定资产投入、引进外资等主要项目的审计。通过审计,6家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被取消奖励资格,9家企业降低了受奖档次。此项审计项目的时间前移,填补了时间安排上的“空档”,为下一步预算执行审计在时间上提供了可靠保证。
㈡创新审计处理,优化发展环境
对被审计单位违纪违规问题的审计处理既要体现严格执法,维护现有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又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对查出问题的处理处罚坚持“四宽四严”的原则,即:促进经济发展从宽,损失浪费从严;改革失误从宽,明知故犯从严;用于生产经营和公益事业从宽,用于个人和小团体消费从严;初次违规从宽,屡查屡犯从严。对一般违规问题帮助被审计单位进行调账处理,对情节轻微的有问题资金当场进行纠正。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不规范的财务行为,结合国家的有关财经法规,对财会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和业务指导。近两年以来,现场培训和业务指导人员42人次。
㈢转变作风贴近被审单位做好服务工作
在转变作风做好服务方面:一是实行送达审计,少给被审计单位添麻烦,一年以来,我们改变了一往就地审计的做法,对36户被审计单位实行了送达审计,这样做第一减少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组人员的应酬,审计期间不影响被审计单位正常工作开展;第二不牵涉被审计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精力;第三避免了请吃请喝不廉洁问题的发生。被审计单位比较满意。二是实行一审双果,一次审计,出具两个报告,完成两个项目,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进点审计次数,少添麻烦;三是审计处理坚持“四宽四严”原则,为被审计单位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工作环境。四是组织实施“131”服务活动。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我们组织实施了“131”服务活动。即:审计一个项目,做好三项服务:办成一件实事,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建一份经济档案,为县委、县政府提供一条审计信息。服务工作实行一项目一考核,考核结果做为年度工作考核内容。通过服务活动开展,为企业办实事8件,提改进意见建议725条,建经济档案14份,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审计信息19件。五是征求意见取得支持让单位满意。在审计监督工作中,我们采取两种方式征求意见:一是把被审计单位的领导请到审计机关交流情况,交换看法,进行思想勾通。今年共请单位领导到审计机关交换意见30人次。二是领导上门回访调查研究,征求意见,由局领导带队到单位回访36余人次。
㈣政府交办项目审计节省建设资金346万元
配合县城改扩建工作,受县政府委托,我们先后对12项城建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通过开工前、施工中、竣工决算全程审计监督,保证了工程质量,避免了损失浪费,扼制了高估冒算行为,审计投资总金额2907万元,审计核减346万元,通过审计进一步强化了城建工程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为财政节省了建设资金。
二、强加压增动力下大力抓好争创精品工程工作开展
㈠强加压,增动力,创精品
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争创精品项目活动中,注重抓好三支队伍,即:抓好主管局长、股长、审计组长。要求主管局长跟班作业,一线指导审计工作开展;股长签定审计项目责任卡,严把审计程序关;审计组长签定审计作业岗位责任书,对审计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责任到人。为了加大争创精品项目力度,每个项目审计我们做到了“七个统一”,一是统一组织审前调查,为项目审计寻找突破点;二是统一进行审前培训,掌握审计方法和审计技巧;三是统一进行审计工作方案的审定、把关;四是统一由主管局长带队审计,抓廉政措施落实;五是统一研究违纪、违规问题的定性处理,提高审计质量;六是统一进行审计回访,征求意见;七是统一对项目审计入档资料通过三级复核进行把关。“七统一”强化了对审计项目的领导,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创精品项目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㈡按6号令要求进点前抓好六个方面重点
1、选派审计组长由主管局长把关。
项目审计组长的选派,根据项目特点要求和审计人员业务技术状况,由项目主管局长汇同业务股长协商,指派审计组长,提出质量要求。
2、签定项目目标责任书。
每个审计项目实施时,分别由主管局长、业务股长、审计组长签定项目审计目标责任书,做到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责任到人,全部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3、审计工作方案由主管局长、业务股长把关。
审计工作方案制定由业务股长安排审计组长具体制定,要求审计工作方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程序规范、人员分工合理。审计工作方案由主管局长、业务股长审核把关,由主管局长签发实施。
4、开好审计见面会。
项目审计见面会由主管局长负责,带领审计组人员同被审计单位领导以及有关科室人员召开见面会。一是公示项目立项依据,审计内容、范围、时限,进行政务公示。二是公示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如实提供会计资料,配合审计工作开展。
5、做好审前调查。
把项目审前调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状况,掌握基本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寻找财务管理漏洞,确定审计工作重点。
6、进点前组织好工作交流。
项目审计进点前,组织业务骨干工作交流,借鉴体会及做法,用他人经验做法武装自己,提高工作效益。
实施中突出三项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实行主管局长、审计组长负责制。
1、审计证据质量控制。
组织审计人员正确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分析复核等方法收集审计证据。证据收集做到事实清楚,相关资料齐全完整,每一个证据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
2、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控制。
审计日记要求:项目名称完整、准确,人员分工明确,时间排列有序,记录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简明扼要,违规事项与工作底稿有对应关系。
审计工作底稿要求:做到一事一稿,记录要素齐全完整,审计工作底稿附有审计证据,有索引及页次,有复核意见。
3、审计报告质量控制。
基本要素齐全,文字表述清楚,格式规范,审计依据明确,基本情况完整清晰,对会计责任表述完整准确,评价意见准确,报告对被审计单位有征求意见。
审计终了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审计复核工作到位。审计组、业务股、审计复核内容完整、明确,复核意见恰当。
二是项目审计资料建档归档工作到位。局规定由审计组长负责项目资料归纳整理、排列和建档归档工作,实行审计组长建档、归档责任制。
三是审计处理处罚审计决定落实到位。第一组织审计组二次进点,宣传审计法,督促落实审计决定。第二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实行请上来征求意见和审计机关领导上门征求意见两种方式,促进审计决定落实。第三向社会公示审计结果,让社会加压促审计决定落实。
围绕落实责任,我们采取了五条措施:一是建立了《领导跟班作业工作制度》,规定主管局长为项目责任人;二是建立了《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过错责任追究;三是实行一项目一回访制,上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和了解审计组人员执法情况;四是实行执法廉政反馈制,接收被审计单位监督;五是对项目实行百分考核制,评选精品审计项目。
,审计年终工作总结相关分类
年终总结 更新
年终总结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