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公文写作网常用公文规章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三、四、五部分)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三、四、五部分)

12-20 22:37:03  浏览次数:435次  栏目:规章制度

标签:办公室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范本,企业规章制度,http://www.170xue.com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三、四、五部分),http://www.170xue.com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第三、四、五部分)

                                          第三部分    清理结算和结账 
 
    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前,应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决算编审工作要求,对各 项收支账目、往来款项、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年终清 理结算,在此基础上
办理年度结账,编报决算。年终清理结算的主要事项包括:清理、核对年度预算收支 数字和各项缴拨款项、上交下拨款项 数字。年终前,对财政部门、上级单位和所属各
单位之间的全年预算数(包括追加追减和上、下划数字)以及应上交、拨补的款项等, 都应按
规定逐笔进行汪理结算,保证上下级之间的年度预算数、领拨经费数和上交、下拨数一致。为了准确反映各项收支数额,凡属本年度的应拨应交 款项,应当在12
月31日前汇达对方。主管会计单位对所属各单位的拨款应截至12月25日为止, 逾期一般不再下拨。
凡属本年的各项收 入都应及时入账。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 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在年终前全部上缴。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应按规 定的支出如
实列报。年度单位支出决算,一律以基层用款单位截至12月31日的本 年实际支出数为准,不得将年终前预拨下年的预算拨款列入本年的支出 ,也不得以上
级会计单位的拨款数代替基层会计单位的实际支出数。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年终前 应尽量清理完毕。按照有关规定应当转作各 面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要及时转入
各有关账户,编入本年决算。事业单位年终应及时同开户银行对账,银行存款账面余 额应用银行对账 单的余额核对相符。现金账面余额应同库存现金核对相符。有价证券
账面数字,一般应同实存的有价证券核对相符。年终前,应对各项财产物资 进行汪理 盘点。发生盘盈、盘亏的,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作出处理,调整账务,作到账实
相符,账账相符。事业单位在年终清理结算的基 础上进行年终结账。年终结账包括年 终转账、结清旧账和记入新账。年终转账。账目核对无误后,首先计算出各账户借方
或贷方的12月份合 计数和全年累计数,结出12月末的余额。然后,编制结账前的 “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后,再将应对冲结转的各个收支账户的余额按年终冲 转办
法,填制12月31日的记账凭单办理结账冲转。结清旧账。将转账后无余额的账户 结出全年总累计数,然后在下面划双红经,表示本账 户全部结清。对年终有余额的账
户,在“全年累计数”下行的“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再在下面划双红 线,表示年终余额转入新 账,旧账结束。记入新账。根据本年度各账户余额,编制年
终决算的“资产负债表”和有关明细表。将表列各账户的年终余额数(不编制记账凭 单),直接记入新年度相应的各有关账户,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以区别新年度发生数。事业单位的决算经财政部门或引级单 位审批后,需调整决算数 字时,应作相应调整。      
                              第四部分 会计报表的编审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 情况的书面文件,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 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各单位财务部门必须认真 做好会计报有的编审工作。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报表格式及说明详见本制度附件《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事业单位会计账簿》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对于有专款收支业务的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要求编报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报表格式另定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要做到数字正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一、各单位应当加强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报表的数字要根据经审核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汇总,切实做到账表相符,有根有据,不得估列代编。
    二、会计报表要层层汇总,上级单位要在编制本级会计报表的基础上,根据本级会计报表和经审查过的所属单位会计报表,编制汇总会计报表,并将上下级之间的对应科目数字冲销后,逐级汇总上报。上报上级单位和同级财政部门的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审阅签章并加盖公章。
    三、国有事业单位应按本制度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期限,向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报送会计报表。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可根据工作需要增设会计报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的特殊会计报表,由单位自行规定。
    四、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决算)三种。月份会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三日报出;季度报表应于季度终了后五日报出;年度会计报表应按财政部决算通知规定及主管部门要求的格式和期限报出。年报应抄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第五部分  附  件
                          附件一  事业单位会计凭证

                            一、原始凭征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的书面证明,是会计事项的唯一合法凭证,是登记明细账
                          的依据。事业单位原始凭证主要有:
                            1.收款收据;
                            2.借款凭证;
                            3.预算拨款凭证;
                            4.各种税票;
                            5.材料出、入库单;  6.固定资产出、入库单;
                            7.开户银行转来的收、付款凭证;
                            8.往来结算凭证;
                            9.其他足以证明会计事项发生经过的凭证和文件等。
                            二、记账凭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三、四、五部分)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