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一学习七年级语文初一阅读《斑羚飞渡》中的悲剧美

《斑羚飞渡》中的悲剧美

12-20 22:51:02  浏览次数:204次  栏目:初一阅读

标签:七年级阅读大全,http://www.170xue.com 《斑羚飞渡》中的悲剧美,http://www.170xue.com

  美学属于人文素养范畴,它让读者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显示,它渗透着理性的思考,也有直觉的顿悟,是一种读者解读文本时的独特体验,又是读者心灵与文本所含情谊的一种神与物游。而语文教学特别应该挖掘这份美感,充分体现新课标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而绝不是把“物”当作物来解读,语文的审美不等于科学的试验,干巴巴的进行文本的肢解。

  人类从仿生学中获得文明的高度发展,动物的IQ启迪人类无穷的智慧,那么它们的EQ又给我们多大的昭示呢?亚里斯多德曾观察悲剧中“畏惧与怜悯”现象,提出了悲剧的“净化”作用。他认为“悲剧唤起悲悯与畏惧之情并使这类情感得到净化”(亚里斯多德《诗学》)因此悲剧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作用,能够提高人的品格,激发人的意志。这些在解读文本所自然产生的“悲悯与畏惧”之情是人性最善良的体现。

  4、如何品味这类文本资源中的悲剧美呢?类似的悲剧在新课程中占很大比例,以七(上)为例列举:

  作者 篇目 审美对象 悲剧美 杏林子 《生命 生命》 飞蛾 、香瓜苗 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与命运抗争。 宗 璞风筝》 我和小兄弟 反思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儿童天性受到虐杀) 张之路 《羚羊木雕》 我和朋友 不能粗暴的伤害孩子的心灵和纯真的友情。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断肠人 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念之断肠,想之凄美。 金 波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盲孩子和影子 关爱残疾人,弱者在关爱下获得幸福。 《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张晓风 《行道树》 行道树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也惟有这份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周国平 《落难王子》 落难王子 厄运使人坚强。

www.170xue.com

  而七(下)中,不管是《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林海音(对花儿生命的消逝和对慈父的那份真情),还是文本中所刻画的闻一多、贝多芬等伟人;不管是真正《伟大的悲剧》中的真实人物斯科特,还是象鲁宾逊一样的文学画廊中的典型人物,甚至是牛汉诗中的那只意象──华南虎,等等。

  有许多“行家”评课,极力强调课堂所谓的气氛活跃,学生充分表演、课堂欢声笑语才是一节课的精彩处。曾经听过一节重点学校上《童区寄传》,35分钟进行了4小组的课本剧的表演,“强盗”选了平时流里流气的学生,为了演得逼真,学生掏出准备好小刀、打火机、纤维绳等“家伙”;演区寄的学生(自然是小个子)又哭又闹(原文有“寄伪儿啼”),又用打火机来(原文有“以缚背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另外还有“县令”等辅助角色,整节课笑声不断,最后演“强盗”由于演技高超被评为优秀表演奖。整节课给学生带来什么?区寄的沉着、机智、勇敢、悲壮,以及他脱险的经历背后所带给我们的深思在哪儿呢?作者写作意图呢?学生明白了柳宗元所反映的当时唐代的混乱的黑暗的社会秩序吗?更不要说含有悲剧色彩的文本了。笔者认为象新课程中诸如动物、植物等每一个悲剧审美对象,都无不渗透着“净化”的道德美感!上这类文章,大可以“深沉”些,而老师的顿悟、感召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一次文本的积极有效的挖掘,都会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面产生震撼。这带给重生的小斑羚、带给那个在峡谷中幸存两岁的男孩是一种怎样的感动和刻骨铭心啊,它、他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呢:

  一个人在世上要学会坚强/你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世间/我想要深深抓住它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有/看到太阳出来了/天亮了/(韩红《天亮了》)

  感谢新课程,感谢《斑羚飞渡》,感谢斑羚飞渡,它完成了一次生与死的超越,完成了一次人性最美的画卷!让我们在欣赏无数的喜剧、习惯了无数笑声之时,不妨让心静一静吧,去领略这些更能给我们“苦痛感”的审美对象,也许我们更需要这些。我想,精神家园中的甘泉会滋润孩子们坦白的心田,让理想世界的人性之光照射每一个角落吧!

上一页  [1] [2] 

,《斑羚飞渡》中的悲剧美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