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三学习初三语文初三文言文中考文言文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为

中考文言文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为

12-20 22:51:02  浏览次数:492次  栏目:初三文言文

标签:九年级文言文翻译,http://www.170xue.com 中考文言文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为,http://www.170xue.com

  中考文言文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为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例如: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谏太宗十思疏》,动词,成为。)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一、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介词,替。)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中考文言文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为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