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1:02 浏览次数:629次 栏目:初三文言文
(二)关于审美文化
如何从品位上去提高大众的审美趣味,从整体上处理好高雅艺术与通俗文艺的关系,是我们建立健康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体系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从人类审美文化发展的历程来看,审美文化的世俗化往往与人们冲破旧的社会秩序与观念相关联。西方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宗教天国转入对世俗的关注;中国魏晋时期建安文学的兴起,也与突破西汉儒学观念,弘扬个体情致的思潮相一致。这种世俗化的进程,同时也是重新寻找人生价值,确定新的审美文化走向的过程。但这种世俗化,如果失去了健康的内容指导,很容易导向感官文化。当前我国审美文化的嬗变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以审美和文艺的世俗化来否弃人生意义,宣扬及时行乐。“何不游戏人生,管它岁岁年年”竟被堂而皇之地反复吟唱;调侃人生、戏弄人生,竟然成为了一些走红的通俗小说的时尚。
这种审美错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传统的审美文化,在价值观念、传播方式方面受到西方和港台通俗商业文化的剧烈冲击,出现了某些“真空地带”时,我们的理论研究显得有点束手无策,这就给一些地摊文化商人以可乘之机。然而,从历史上看,文化的建设与忧患意识息息相关。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文明起源于挑战。”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可以说是来自当前面临的挑战。面对当前我国审美文化世俗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的理论建设工作应该具有弘道扬义、接受挑战的胆魄与责任感,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外来理论的诠释与介绍上。审美文化的大众化与世俗化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一个共同趋向,它并不意味着品位的下降,相反,它更需要雅俗交融,用高雅艺术中的品位去充实通俗文艺。雅文写俗事,可以说是中国宋元以来审美文化发展的一个特点。宋元以来,一些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一流文艺之作成为传世珍品,而俗劣的作品,终被历史所淘汰。因此,在审美世俗化中,庸俗与媚俗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倾向。
在审美世俗化中,艺术家的良知和人格尤显得重要。艺术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命题并没有过时。当今,格调不高的作品,反映了某些艺术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的创作态度。艺术家真实地看取人生,描写人生,在审美文化的世俗化中不流失自我,在机械复制的大众艺术扭转中保持自己的个性,是当前文艺面临的严峻问题,需要我们作出认真的回答。
1.作者认为我国文艺作品目前出现的“感官文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分析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旧的社会秩序与观念的束缚。
B.我国文化受到西文和港台通俗商业文化的剧烈冲击。
C.我国的一些文艺工作者、理论工作者的“忧患意识”不强。
D.在我国当前的审美文化世俗化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审美理论的指导。
2.第三段开头“这种审美错乱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审美错乱”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的语句,指出作者认为当前我国审美文化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误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当前我国的艺术家、理论家应具有的“忧患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案不超过3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在审美文化的世俗化中不流失自我”一句中的“不流失自我”的具体含义是(答案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艺术三昧
有一天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tag: 大观园 初三文言文,九年级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初三语文 - 初三文言文
相关分类
初三文言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