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阅读高一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辛弃疾的生态观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辛弃疾的生态观

12-20 22:51:13  浏览次数:242次  栏目:高一阅读

标签:高一阅读训练,http://www.170xue.com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辛弃疾的生态观,http://www.170xue.com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辛弃疾的生态观

安立志

        ① 生态平衡”显然是现代词语,英国的生态学家布赖恩?巴克斯特就宣称:“在意识形态的天空,生态主义是一颗新星。”这无疑是说,在古代中国的意识形态中,“生态主义”根本就不会产生。然而,中国古代没有“生态主义”的词汇,不等于没有注重“生态”的观念。读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还真发现了一首关于生态平衡的作品《鹊桥仙?赠鹭鸶》,全词是这样的: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② 稼轩先生这首词很别致,他以人鸟对话的形式,以风趣幽默的口吻,向白鹭传达了他对保持生态平衡的关注。他首先对白鹭晓之以理,告诉它,门前小溪里的鱼儿寥寥可数了,不能再捉了(“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接着又对白鹭动之以情,告诫它,应当像主人体谅它一样体谅鱼儿的命运(“主人怜汝汝怜鱼”)。既然白鹭不能再到溪里捉鱼,那么,它的三餐如何解决呢?辛弃疾先生耐心地告诉它,在“远浦”“别渚”,“虾”“鳅”之类食物所在多有,混个肚儿圆绝对没有问题(“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他甚至激赏白鹭,在它乘风觅食、饱餐返程之际,风吹着羽冠,简直“帅呆”“酷毙”了(“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在辛弃疾先生笔下,这种人鸟对语、物我共处的映象(“要物我欣然一处”),是一种多么怡然、多么恬静、多么协调、多么天趣的生态境界。而这与今天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完全契合的。

  ③ 应当说,稼轩先生基于平衡与制约的生态观,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禹当政期间,就曾颁布过一项“政府法令”:“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逸周书?大聚篇》)正是基于“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文子·上仁》)的施政传统和执政实践,后世的思想家们将这种传统和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概括和论述。如:孔子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篇第七》);孟子关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吕氏春秋?义赏》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等。

  ④ 稼轩先生关于“生态平衡”的思想,在他的词作中,并不显得突兀或孤出,他所追求的“物我欣然一处”,正是我国古老文化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一“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6分) (  )

  A.英国的生态学家布赖恩?巴克斯特就宣称:“在意识形态的天空,生态平衡是一颗新星。”

  B.布赖恩?巴克斯特的话表明了在古代中国的意识形态中,“生态主义”根本就不会产生。

  C.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生态主义”的词汇,但辛弃疾的作品里有注重“生态”的观念。

  D.辛弃疾笔下人鸟对话的境界与今天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完全契合的。

  E.大块朵颐一餐鱼儿后的鹭鸶乘风归来之际,被风吹拂着羽冠,简直“帅呆”“酷毙”了。

  13、下列各项,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辛弃疾所告诫白鹭的“溪里鱼儿堪数”,体现了我国古老文化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一“生态观”。

  B.《鹊桥仙·赠鹭鸶》决非荒诞奇异的无聊与搞笑,描绘的是一种怡然、恬静、协调、天趣的生态境界。

  C.词人作品中的“鱼儿”与“虾鳅”都是鹭鸶的美食,都是构成和谐自然生态的一分子。

  D.“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文子·上仁》),是后世的思想家们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概括和论述。

  14、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生态主义’的词汇,不等于没有注重‘生态’的观念”,结合全文,请概括作者持这一观点的依据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15、文题为“辛弃疾的生态观”,文中第③段与辛弃疾的“生态观”有关吗?请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2、A、E(A偷换概念,“生态平衡”应为“生态主义”;E“大块朵颐一餐鱼儿”错,应为“虾、鳅”)

  13、D(断章取义,“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是“施政传统和执政实践”,而非“后世的思想家们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概括和论述”)(每项3分)

  14、(1)文学家对保持生态平衡的关注。如:辛弃疾词《鹊桥仙?赠鹭鸶》。(2)政治家颁布的法令。如在禹当政期间颁布的“政府法令”。(3)思想家的理论概述。如孔子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

  15、有关。(2分)理由:这一段是阐释辛弃疾的生态观,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事实上的论据,进而说明辛弃疾的“生态平衡”的思想,在他的词作中,并不显得突兀或孤出。使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辛弃疾的生态观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