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文言文石钟山记练习题及答案(一)

石钟山记练习题及答案(一)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764次  栏目:高二文言文

标签:高二文言文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石钟山记练习题及答案(一),http://www.170xue.com

石钟山记练习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粗词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微风鼓浪  鼓:振动  

扣而聆之  扣:敲,敲打

B.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

是说也  是:这,这个

C.或曰此鹳鹤也  或:也许

乃以斧斤击而求之  考:考察

D.下临深潭  临:对着

殆与余同  殆:大概

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下列句中的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

B.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D.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A.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

5.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然是说也,余常疑之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有穴窈然

D.杂然相许

6.下列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7.下列各句加粗的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C.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时人莫之许也

D.吾子未之思也

9.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译:现在把钟磬置于水中,虽然有大风浪也不会发出声音,何况是石头呢!

B.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译: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得名的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译:郦道元的看法;几乎和我一样,而且说得不详细。

D.此世所以不传也。

译: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凭借。

www.170xue.com

二、常识填空

10.本文选自《    》,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__散文、________,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11.比较下面两篇文章的异同,按要求填表: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一)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曾国藩《石钟山考异》

12.曾国藩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观点是什么?他的根据是什么?

观点是:________

根据是:________ 

(二)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自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13.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既而弥月不雨  弥:________

②雨麦于岐山之阳阳:________

③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滋:________

④岁且荐饥  岁:________

15.下列四句加粗的词,与”五日不雨可乎”中的“雨”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范增数目项王

C.以事秦之以礼天下之素才

D.天下云集响应

16.下面四句判断阐以“喜”命亭的主要用意,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因久旱逢甘霖而欣喜,作者的心情与此融为一体,故以“喜”命亭。

B.因雨适时,会得到丰收,国泰民安,故以“喜”命亭。

C.作者能与朋友在亭上游玩,故以“喜”命亭。

D.邀请客人,来亭子上饮酒欢庆,故以“喜”命亭。 

参考答案

1.C  2.A  3.B、D  4.A  5.A  6.A  7.C  8.A  9.B

10.苏东坡全集、苏轼、子瞻、东坡居士、文学家、诗词、书法

11.内容:记游。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解疑,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12.观点是: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根据:形如覆钟。

13.B

14.①满  ②南边  ③滋长  ④年成

15.D  16.A

,石钟山记练习题及答案(一)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