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文言文《登泰山记》导学案

《登泰山记》导学案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834次  栏目:高二文言文

标签:高二文言文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登泰山记》导学案,http://www.170xue.com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姚鼐(nài)    汶水( wén)   山麓(lù)     子颍( yǐng )

B.石磴(dèng)    山巅(diān)   徂徕(zǔ)     石罅(xià)

C.戊申(wù)      岱祠(dài)    济水(jì)     摴蒱(pú)

D.绛皓(jiàng)   若偻(lóu)    少圜(yuán)   人膝(xī)

2、对下列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京师乘风雪。    乘:冒着

B.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循:沿着

C.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流失

D.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几:几乎

3、对下列句中的“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②余始循以入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

  A.①②③用法都相同

    B.①②③用法都不相同

    C.①②用法相同,③用法不同

    D.②③用法相同,①用法不同

4、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5、选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一项(  )

A.泰山是我国名山之一,与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并称“五岳”。

B.行宫是指我国古代皇帝出外寻访时居住的处所。

C. 姚鼐与方苞、刘大櫆并成为“桐城三祖”。

D.《水经注》是汉代的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流派。

7、对下列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多石,(山)少土

B.石苍黑色,(石)多平方,(石)少圜

C.(山)少杂树,(山)多松

D.(山)生石罅,(树)皆平顶

8、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B、本文在写作上章法严明,剪裁得当,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用笔简洁,词语精当,句式多变,用词灵活传神。

C、本文的泰山夕照图,着力写“动”状,泰山日出图,有意给“静”态,动静相宜,相辅相成。.

D.、本文是作者在寒冬岁末,顶风冒雪登泰山后写成的一篇游记,文字典雅,含义隽永,并无夸饰之词,却有神来之韵。

【课后反思】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上一页  [1] [2] 

,《登泰山记》导学案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