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语文试题重庆高二上册语文九校联考试卷

重庆高二上册语文九校联考试卷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124次  栏目:高二语文试题

标签:高二语文试题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重庆高二上册语文九校联考试卷,http://www.170xue.com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中彦领兴元尹领:兼任

  B.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当:阻挡

  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竟:最终

  D.所司皆依违不决决:判决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     )

  ①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②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③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④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⑤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 .②④⑥          D.①⑤⑥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www.170xue.com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4分)

  ②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3分)

  (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
  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幽 居 初 夏①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②已过头番笋,木笔③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近,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居住山阴时所作。②箨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1)诗人写景是如
  何从内容和技巧上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13.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6) 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www.170xue.com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在将军家门前

  阎连科
  ①新近,五连受命来接替一连盖一座办公大楼。照说,也没啥大不了的,就是给泥瓦师傅供砖、供灰的小工活儿。难道集团军的“猛虎连”还当不了“小工连”?当然能!问题是施工地点不是别处,而是在部队的首脑机关——军区大院。让连长感到头痛的不光是这军区大院,重要的是他们连的饭堂、宿舍和主要活动场所,都在一位将军家的大门口。“我的天,这上班、下班、吃饭、睡觉,都在将军眼皮子底下,除了搞好施工,连队的思想、作风、纪律、军容都马虎不得。”连长想,“堂堂大军区的中将呀,可不比军师级的少将、大校们,他点一下头意味着什么?摇一下头又意味着什么?”
  
  ②乘船坐车,连日赶路。一到目的地,连长就提前半小时开饭,集合部队宣布:“一连施工任务完成得不错,为什么还被撤走了?就因为住在将军的门口嘛,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啊!现在,我宣布有关作风纪律的15条新规定……”其实,也无非是注意礼节礼貌、军容风纪、不大声喧哗之类的条条款款。连长把规定宣读完毕,正要开饭时,突然觉得眼角被什么牵动了一下,回身一看:喔!是将军从小车里出来了。苍苍的白发,从将军帽下垂出来,两颗金星在他肩上灼灼闪光……连长身子微微一震,立刻清了一下嗓子喊:“立正——”

  ③战士们被这冷不丁一声口令弄呆了,瞬间,一个个便像木桩一样钉在了原地。通信员的筷子吓得掉在了地上,也不敢弯腰去捡。这当儿,连长左转45度,跑步向将军报告:“报告首长——陆军第××集团军×师××团二营五连奉命在此施工,参加人员112名,其中干部8名、战士104名。现在,连队正准备开饭。报告人:连长张大山。请指示!”

  ④将军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部队,还了一个礼说:“开饭吧,12点10分了。”

  ⑤时光像小渠流水似的,晃晃悠悠一日一日过去了。将军每天出门上班,就会看到五连队列整齐地从他身旁走过,脚步声刷刷刷整齐一致,连长总要给他敬个标准礼。而每当将军下班回来,就会看到五连正围着露天的水泥饭桌,无言无语地吃饭。直到夏天来临,烈日当空悬着,大地上散发着蒸腾的热气,地上放块肥皂,即刻也会烤化了。五连依旧是在烈日下军容严整地吃饭,安安静静地洗碗,没有一个人大声说笑……
  
  ⑥有一天,指导员突然问:“连长,将军去哪儿开会了,怎么半个月不见啦?”

  ⑦连长一怔,是有二十来天没在门口见过将军了,但他还是正经八百地说:“将军在家也好,不在家也好,我们都要注意,万一……”

  ⑧说是这样说,将军终归不在家,连他家的公务员、警卫员、驾驶员、家属老小们,似乎也很少碰到了。天气这么热,施工那么累,吃饭、走路时,谁解开扣子,脱掉军装,大声说笑,连长再也没像先前那样盯得紧了。

  ⑨一个月后,全连吃饭也不再在太阳下围着那烫手的水泥饭桌了。他们都一手端饭,一手端莱,三三两两地,围聚在伙房周围或将军家门口的大树下,边吃饭,边说笑。更有甚者,还敢穿个背心在门口打打闹闹……

  ⑩将军不在家嘛!

  ⑾三个月后,天凉快了。连长在工地上偶然碰见了将军家的公务员,问:“将军去哪儿开会了?一去就是几个月?”

  ⑿公务员犹豫了一下说:“将军没去开会,这些日子他上下班都绕道儿从后边小门走的。”(选自《名家微型小说选读》)
  
  14. 请从将军的外貌和言行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将军的形象特点。(4分)

  15.请就本文第五段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

  16.“有人认为,将军故意走后门避开五连这个情节很精彩,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这是因为作品在前面做了很好的铺垫。”前面为这个情节的出现做了哪些铺垫?请做简要分析。(6分)

  17.“一连施工任务完成得不错,为什么还被撤走了?就因为住在将军的门口嘛,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啊!”你觉得张连长这话说得对不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7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重庆高二上册语文九校联考试卷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