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备考2017年1月奉贤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2017年1月奉贤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2-20 22:53:02  浏览次数:849次  栏目:高考备考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2017年1月奉贤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http://www.170xue.com

    (6)其实这里是一片河滩,更多的是荒草、沙子、水面,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在水面贴着滑翔的鸟。它们的翅膀扇动着,发出不可一世的呜叫。它们其实是没有思想的。任何一个思想家,都会在广阔之处表现得沉默,那正是一种成熟。就像面前的芦苇,该张扬时便张扬,该安静时就安静,似乎自己智慧地把握着生命的节奏。 

    (7)芦苇的生命是智慧的生命,读懂了芦苇就读懂了一种彻悟灵透的人生。水边的芦苇,一旦成熟,就自然地走向宁静。张扬和安静,是需要用心去选择的。芦苇的境界,人是不容易达到的。

    (8)沣河岸上的这片芦苇地,我设想它是属于帕斯卡尔的。

    (9)朋友在收杆,西山的晚霞送走了遥落的太阳,秋风下,金黄色的芦苇在水面荡漾,一片片云朵围拢着又散去,舞动成晚霞样的遐想。朋友钓了许多鱼:他说,我在乎的是钓鱼时的感觉,没有工作,没有应酬,没有烦恼,就只有我自己的思想。在这片属于帕斯卡尔的芦苇地里,我惊喜地发现,我的这位朋友居然拥有了帕斯卡尔般的境界。当他陷于那个小城,那问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办公室时,他是陷入思想的荒芜的。当人们热衷于建立体系和规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从事着一件作茧自缚的工作。没有规矩无以至方圆,方圆本身就是一种界定,边缘限制了我们无限的思维。很多时候我们迂腐地相信推理、判断,相信逻辑和经验,从而忽略了一闪而逝的灵感,岂不知,这灵感实实在在是构成我们思想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帕斯卡尔那样,在广阔的芦苇地里收获灵感呢?

    (10)帕斯卡尔关注的是生命和生命中昂扬的激情,他呼唤“人必须认识自己,如果这不能有助于发现真理,至少这将有助于规范自己的生活,没有别的比这更为重要了……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的深刻,就越是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在说出这番话后,他将自己置于芦苇地的深处,任冬目的晚风吹着。那个夜晚,帕斯卡尔的灵魂破土而出,与上帝遭遇,于是他紧紧地握着上帝的手,所有的问题豁然中开,他找到了皈依。这是他的一次再生,一次灵魂的洗礼……他从此开始了修道式的生活,他收留穷人住在自己的寓所,帮助不知名的流浪少女,他效仿耶稣“我热爱贫穷是因为他热爱它……

    (11)1662年,他39岁,正值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上帝却领走了他。那一刻,帕斯卡尔刚刚做完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置身于一片芦苇地,神秘的霞光将芦苇映照成玫瑰色……他举着双臂,向着玫瑰的深处翱翔。

    (12)“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永恒的嘱咐。

       (选自《福建文学》2009年第五期,有删节)

  (注: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最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对于近代初期的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7.根据文意理解,在第(2)段空格处,补写一句话: (2分)

                                                        

8.第(4)段画线部分形象地表现出 (2分)  .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文章第(6)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0.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如果有一片芦苇地,帕斯卡尔会放弃科学研究,把生命匍匐在其中。

B.抛开作茧自缚的工作,我们也能像帕斯卡尔那样,在广阔的芦苇地里收获灵感。

C.文章的开头领起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精神家园的强烈追求之情。

D.那些在水面贴着滑翔的鸟,它们具有的思想是张扬的、不可一世的。

E.芦苇的面积虽小,但景致意蕴深厚,给人驰骋思想的空间很大。

F.本文作者采用了描写、说明、议论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在芦苇地的所见所闻。

11.文章第(10)段中,帕斯卡尔为什么会“从此开始了修道式的生活,他收留穷人住在自己的寓所,帮助不知名的流浪少女?”    (2分)

                                           

12.“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请结合高中课文中某一人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5分)

                                            

  (三)默写(任选6空)。(6分)【注:考生答题超过6空,按前6空顺序评分】

 13.(1)                ,白露未已。  (《蒹葭》)

    (2)落木千山天远大,                 ?  (黄庭坚《登快阁》)

    (3)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4)                      ,善假于物也。(苟子《劝学》)

    (5)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6)               ,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一鼓作气,再而衰,                  。(《左传》)

    (8)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

日长简仲咸①王禹偶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2共谁论。

  14、伯阳是       的字,本诗中的“书”指的是《道德经》。  (1分)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首句“日长”点题,也写出了自己“寂寞恨更长”的苦闷心情。

  B.颔联是写在杜诗中寻觅知音,又从《道德经》中寻求精神归宿。

  C.尾联的用旬含蓄蕴藉,抒发了自己同仲咸之间深厚的感情。

  D.本诗语言豪放激越,风格清新,饶有风韵,与白乐天相近。

  16、“郡僻官闲昼掩门”中的“闲”字是本诗的诗眼,请简要说明用得好的理由。  (4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2017年1月奉贤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