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3:02 浏览次数:270次 栏目:高考文言文
9、容易造成前后矛盾的成语例释
在成语运用中,成语自身意义尽管准确,但它有时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一致,因而造成前后矛盾。例如:
1、最近到沿海地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浮光掠影”的意思是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浮光掠影”与“极深刻的印象”矛盾。】
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不期而遇”的意思是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与“精心组织”矛盾。】
3、他为我送来两本小说,我对他很感激,便付之一笑。【“付之一笑”是不相信,并含有蔑视之意,与“感激”相矛盾。】
4、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拈轻怕重”的意思是只拿轻东西,怕挑重担子。前后语意矛盾。】
5、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认为错”,可用“不以为非”。】
6、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有“众多”意思,与定语“一位”矛盾。】
7、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兴奋。【“萍水相逢”指陌生人初次见面,用于老同学不当。】
8、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从语意趋势来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强人所难”的意思,而“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从而造成前后矛盾。】
9、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生活穷困。与“腰缠万贯”矛盾。】
10、蒲松龄到了70多岁才成贡生,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聊斋志异》。【“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与“才成贡生”矛盾。句中所述也与事实不符,《聊斋志异》在蒲松龄四十岁左右已基本完成。】
11、李军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刻苦钻研和认真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改革方案的初稿。【“不易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在句中与“初稿”相矛盾。】
12、罪犯在作案时不可能不留下或明显或不明显的蛛丝马迹。【“蛛丝马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或明显”与“蛛丝马迹”的词义相矛盾。】
21、【孤注一掷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前者偏重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的一次冒险(注:赌注、赌博时押上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
22、【固执己见一意孤行】都有不听劝告的意思,前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后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行为。
23、【骇人听闻耸人听闻】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但其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指惊人的残暴,卑劣的坏事。
24、【含糊其辞闪烁其辞】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的意思。前者着重在说得含混不清;后者着重在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25、【汗牛充栋滥竽充数】前者形容书多。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书堆满屋子,顶到栋梁。后者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以次充好。也用作自谦之词。
26、【厚颜无耻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前者偏重在脸皮厚;后者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恬:安然,无动于衷)。
27、【挥金如土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前者偏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偏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28、【回味无穷耐人寻味】都形容意味深长。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在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29、【洁身自好明哲保身】都指怕招惹是非。前者用作褒义时,偏重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作贬义时,多指怕惹是非。后者用作褒义时,偏重指处世待人,十分明智;用作贬义时多指怕犯错误或怕得罪人,是不讲原则的自由主义的表现。
30、【口蜜腹剑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前者偏重嘴甜;后者偏在脸笑。
31、【理所当然天经地义】都表示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后者偏重在合乎道理,语气重,色彩庄重;前者偏重在应当如此,适用范围要比“天经地义”宽得多。“天经地义”还可指非常正确的、不能改变的道理。
32、【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偏重在对景物的留恋。
33、【每况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前者偏重在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愈:越发,更加);后者偏重在一天天坏下去。
34、【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前者偏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正合分寸。
35、【巧夺天工鬼斧神工】都指技艺高超巧妙。但前者侧重于人工,后者侧重于天然。
36、【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前者指常看见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后者指虽然睁着眼看,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指不注意或不关心,常和“听而不闻”连用。前者强调的是经常看到就像没有看到一样,突出的是“熟视”。后者强调的是看见了就像没有看见一样,突出的是不注意。
37、【谈笑风生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前者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在平时说话;后者表示不变常态,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的谈笑。
38、【瑕不掩瑜瑕瑜互见】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前者是“缺点遮不住优点”的意思;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主次之分。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39、【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偏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在责任上不可推卸(贷:推卸)。
40、【众口铄金有口皆碑】众口铄金:铄金,熔化金属。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有口皆碑:碑,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11、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现在大多用来表示传言毫无根据。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tag: 高考语文 高考文言文,高考文言文大全,高考复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文言文
相关分类
高考文言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