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教案大全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案

03-12 14:03:20  浏览次数:164次  栏目:历史教案

标签:八年级历史教案,九年级历史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170xue.com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案,http://www.170xue.com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了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播放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的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再现了古战场的磅礴气势,问题:知道我国古代在赤壁发生了什么著名战役吗?学生回答,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探寻三国鼎立的形成。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识
1、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形势图,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2.(课件显示曹操图像) 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3.(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其次是谁?(生看示意图作答)
4、曹操要统一北方,必先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那么,曹操的势力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呢?结合教材学生分析,结合曹操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明,袁绍的谋事也曾献计让他将献帝迎到邺城,但袁绍怕以后事事要请奏,太过麻烦,就没有采纳,当他知道曹操把汗献帝迎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后悔不已,体现了袁绍不能采纳好的建议。
5、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决战,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动态显示)官渡之战的示意图,问,当两军相持在官渡时,谁给曹操出了一计?什么计策?你能根据图示的内容简介官渡之战的经过吗?
6、总结 官渡之战的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7 、那么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阅读教材 请学生表演,(1)袁绍和谋士的对话(2)曹操和许攸的对话 (请学生总结)
8、袁绍在当时的诸侯中,实力最强,按说他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但他的性格使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绝好的机会。(课件显示)《三国志》对袁绍和曹操的评价。(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9、(课件显示)曹操的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后,曹操又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和其他的军阀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首诗就是他统一北方后,心情激动而写,表现出为统一大业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10、曹操统一北方后,想乘势统一全国,但这时南方有两股势力逐渐壮大起来,知道是谁吗?(学生回答)刘备和孙权。依附与荆州刘表势力的刘备不甘心寄人篱下,要壮大自己的势力。
11、(课件显示)图片,回答问题,“三顾茅庐”。刘备听说诸葛亮有定国安邦之才,便请他出来相助,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霸业可成,天下可兴矣”,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的势力不断壮大起来。
12、公元208年,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刘备派诸葛亮去见孙权,问题;江东孙权部下对曹军来攻击的态度如何呢?(学生回答),经诸葛亮、周瑜等说服,孙权同意联合抗曹,于是组成五万大军。
13、(动态显示)赤壁之战的示意图,火烧赤壁的图片,问题:你能简介赤壁之战的经过吗?
14、总结赤壁之战的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作用
15、(课件显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分组讨论: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
16、有人说,那天晚上恰好刮东风,是天意。你怎么看?(引导学生分析曹军的失败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必然性

占据主导地位,是导致曹军大败的主要原因)
17、如果那晚没有刮东风,曹操会失败吗?(在会与不会的激烈争论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实际上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18、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9、(课件显示《三国鼎立形势图》)问:是哪三国?生答后指出:三国鼎立的局面相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20、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未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学生分组,代表三国,分别介绍三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问题:通过三国经济的发展说明了什么?在三国鼎立时期的相对稳定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所以,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
(特别强调: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生答后指出: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坚决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
三、课堂小节:
说明: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课堂练习 (屏幕显示)
(一)评历史人物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你是如何评价呢?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C: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接下来我们再来评价一下诸葛亮。诸葛亮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已达到神化的程度,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身,甚至有“诸葛近妖”的说法。你该怎样看待诸葛亮?
A: 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C: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他帮刘备统一了西南地区,并采取措施使西南地区得到开发。
E:他是人,不是神。
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很全面,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这里,老师仍然要提醒大家的是: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树立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二)比较辨别
课件显示(1、诸葛亮与周瑜作品中像。2、史书记载:亮生于公元181年,瑜生于公元175 年。)问:①从画像上看,二人谁的年龄大?实际上呢?②文艺作品中的诸葛亮、
周瑜与历史上的诸葛亮、周瑜一样吗?为什么?
(三)历史使人智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三国历史后,你有什么感悟?
1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得到启示:战争带给人民的是灾难、是痛苦。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我得到启示: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3从三国经济的发展中,我得到启示: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稳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4从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过台湾,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
五、自己动手
1、小组合作设计三国鼎立示意图
2、查阅资料,举办三国历史故事会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案

相关分类

历史教案 更新

历史教案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