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公文写作网领导讲话稿政府政务在公开选拔正县级领导干部演讲承诺和民主测评会上的讲话

在公开选拔正县级领导干部演讲承诺和民主测评会上的讲话

12-20 22:34:46  浏览次数:617次  栏目:政府政务

标签:领导讲话稿范文,领导讲话稿模板,http://www.170xue.com 在公开选拔正县级领导干部演讲承诺和民主测评会上的讲话,http://www.170xue.com
.   
  按照会议预定的议程,郭忠实同志报告了这次公选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名考察人选依次进行了演讲承诺;在座的各位边听、边分析比较,最后以民主测评的方式反映了自己的意见。会议进行得很成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刚才听了名同志的演讲承诺,我感到他们的演讲很好,很成功。尽管他们演讲的内容各异,侧重点不同,但都很有特点,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达到了我们设置公选演讲承诺这个程序的目的。集中表现为:一是反映了他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事业的发展和为老百姓办事的强烈愿望;二是反映了他们对各报考职位工作的思考和工作目标的承诺;三是反映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脚踏实地干工作的作风。需要指出的是,对这些同志不管用谁不用谁,组织部门对他们的演讲承诺的内容都要备案,并且今后要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形成制度。公开演讲和承诺的内容不能一说了之,被任用的同志要强化责任感,认真地兑现承诺,讲诚信,增强压力感,做到一言九鼎,把演讲承诺的内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这次公开演讲和民主测评的目的意义
  
  公开选拔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市已先后次组织公开选拔,选拔了名县级干部。这次公选采取的演讲承诺和民主测评的做法,在中央颁发的《公开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工作暂行规定》中没有规定这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我市历次公选也不曾有过这样的做法。这次公选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措施,是市委根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坚持“公开、民主、平等、择优”的原则,结合我市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特别是针对这次公选四个单位“一把手”职位的特殊要求,进一步坚持改革、扩大民主、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目的,一是要为公选产生的考察人选提供进一步公开亮相的平台和展示才能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公开竞争、平等竞争;二是要在市级四套班子成员和各界代表的范围内充分发扬民主,进一步集思广益,为市委研究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充分体现了民主选人、集体决策;三是要在实践中探索公选单位正职人选特别是公选重要部门正职人选的具体做法,为在更大范围内公开选本资料来源于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文秘无忧拔领导干部积累有益的经验。这样的方法措施,对我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发扬民主、扩大民主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准用好这次公选的干部
  
  这次公选进行到现在,一些程序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下一步就是要根据前面各个工作环节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筛选,提出拟任用人选和有关意见。这一步的工作要比前面各个环节的工作重要得多、复杂得多,决定着每个职位三名考察人选用谁不用谁和怎样用的问题。在这里我提出四点意见,供大家和组织部在酝酿讨论中参考。
  
  一是要准确把握每位考察人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特征。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维方式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要对公选的前几个环节,主要是对笔试和面试环节所进行的测试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分析每位人选的素质、能力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和比较适合做那一方面的领导工作,以便给每位人选准确定位。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方面要以干部的学历、所学专业、任职阅历和考试的分数、名次等情况为分析判断的基本依据,应用到分析人、识别人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要优先选择学历高、专业对口、阅历丰富和考试分数、名次靠前的人选;另一方面又不能唯学历、唯专业、唯资历、唯分数、唯名次,要透过这些表象看到干部深层次的东西,特别是对按照某些条件和考试情况进行比较不占优势,但经过综合分析确实素质好、能力强、潜力大及其与报考职位的要求很匹配的人选,要大胆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市委在研究时参考。
  
  二是注重看思想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必须在公选干部中认真贯彻和具体落实。不能因为是公选干部,已经“过关斩将”,好不容易冲入了考察范围,就忽视对其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群众基础的考察,单纯地以考试分数和考试名次取人用人。干部的这些方面的表现在笔试和面试中是无法测试的,必须从干部考察中得到的情况,并结合近年来的年度考核和平时对干部的管理监督,全面了解,客观分析,准确把握,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选人用人的首位,注重选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政治观念强,思想品德好,能够吃苦耐劳,在分管或主管的工作中开拓创新、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酝酿讨论和提出任用意见的过程中,一定要排除上上下下等方面的干扰,坚决杜绝这方面问题的发生,公正地、实事求是地提出任用意见。
  
  三是按照优化班子结构和岗位素质要求决定选人用人。过去我们公选的县级干部大多数素质好、能力强,在任用的领导班子中发挥了较出色的作用。但也有个别公选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业务素质与班子的专业结构和岗位素质要求不相匹配,到任以后进入角色慢,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不够适应,对工作指导不利。这次公选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每个职位的三名考察人选中用谁不用谁,一定要考虑班子的结构和岗位素质的要求,在基本素质和其它方面的表现同等的情况下,任用的人选要有利于优化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有利于所任用的干部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具体来说,对这次公选的“一把手”职位,要重点从组织协调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等方面考察干部、识别干部、任用干部;对其它公选职位,要注意从班子的专业结构要求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人选。同时要重视选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等。如果有的公选职位没有合适的人选,按照原定的公选方案,可以空缺,下一步从其它方面调整任用。
  
  四是通过这次公选发现人才并纳入后备干部进行培养。这次公选任用的县级干部毕竟只有十三名,多数干部由于公选职位的限制不能被任用。但这些干部中有许多同志在公选中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很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特别是进入考察本资料来源于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文秘无忧范围的同志,大多数工作表现好、群众认可、实绩突出,是本单位的工作骨干,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部门一定要全面掌握这些同志的情况,将其中优秀的人才纳入县级后备干部队伍,有计划地进行强化培养,适当的时候提出任用意见和建议,及时将这些优秀干部选用到县级领导班子中。过去我市在公选县级干部中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不仅任用了一批,而且还发现和储备了一批。这次我们仍然要这样去做,最大限度地发挥公选的效能,充分利用公开选拔这一方式在发现人才、选用干部、储备后备力量的成果。
  
  三、要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这次公选是我市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一次成功的实践。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不断推进改革、深化改革。特别是要紧密联系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认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进一步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提高各级党组织选人用人的能力。
  
  首先要学习领会四中全会对干部制度改革的要求。前不久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在第九部分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其具体叙述中不仅重新明确了改革的原则、内容和重点,而且还有许多新内容、新要求。如: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改进党内选举的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等等。我们要以《决定》为指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把握,明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内容和新要求。
  
  其次要认真总结我市干部制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近年来,我市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这些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我认为主要有四条:一是选人用人必须贯彻好干部“四化”方针,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旧的用人观念,注重选拔任用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文化层次高、专业素质好、经验丰富的优秀年轻干部。二是选人用人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并不断扩大民主,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保证选人用人的公正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环境,搭建平台。三是选人用人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综合运用传统的考察任用方式、公开选拔的方式、竞争上岗的方式、公推演讲答辩的方式等,形成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取适宜的方式选人用人的局面。四是选人用人必须加强监督和主动接受监督,认真落实群众的监督权,匡正选人用人的风气。今后在这个方面要特别注意防止和克服在少数人中由少数人选人,尤其是要防止和克服由党组织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我作为市委书记今后愿意接受在座的各位和各界代表的监督。我对这些经验总结的不一定全面,不一定准确,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回顾总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律性。

[1] [2]  下一页

,在公开选拔正县级领导干部演讲承诺和民主测评会上的讲话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