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1:26:27 浏览次数:775次 栏目: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
1、看图:纸条长( 7 )厘米。(长度从尺子刻度从1厘米到7厘米)
错因分析:学生只注重纸条的右端对准7厘米处,忽视0刻度是否对准纸条的左端。
2、1米—20厘米=( )厘米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
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数位对齐,个位对十位。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相同数位对齐)
5、56—35=11
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分不清是否需要退位,统一全退位。强调不够减时再退位。
6、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
错因分析: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比谁大,大多少,怎么求?
错因分析:少数学生把连加看出两道分开的题目,先前两个加数相加,再把后两个加数加起来。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让孩子理解先加前两个加数,再加上第三个加数。
8、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课桌椅多少元?
62+34=96(元)
96+62=158(元)
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
9、74-38得数大约多少?
错因分析:学生知道38可以看做40,但对于74部分孩子认为更接近80 。
10、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把椅子和桌子混在一起。小学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分析一tag: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二年级数学应用题,小学试卷 - 小学数学试卷 -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
相关分类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 更新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