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课堂实录余映潮《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余映潮《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382次  栏目: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170xue.com 余映潮《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http://www.170xue.com

师:而且形态描写也漂亮,不是毛茸茸的而是花茸茸的,多好看。

生10:我想提一个问题:文章主要写云南歌会,歌应该是重点,但很多地方写了鸟,而且写得细致,并没有很详细写歌声。

师:是的,文章有大量篇幅写自然景物,有什么作用呢?后面的同学能不能解答一下?

生11:我试着给他解答。我想,这样可以从侧面写出歌声的美妙动情,你想,连鸟儿都陶醉在歌声中,那么更不用说人了。

师:这里的景物描写起烘托作用,文中有一句话强调“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什么歌都是好听的,因为这里太美了。因此,作者这样写是有用意的。如果将赶马女孩的唱歌再生动地描绘一下,第一段生动地描写对歌,第二段生动地描写唱歌,第三段生动地描写传歌,那么文章节奏就没有多少变化,而这一段以景物描写来烘托歌声,文章就有了一点波澜。

生12:我分析最后一句话,这句话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前面写歌声沙哑,后面又写歌声具有淳朴本色美,这样写强调了歌声的美。

师:还是美啊。即使是发哑带沙的歌声,也具有本色的、朴实的美,一种生活的美。

生13:这一段中,作者首先写钻向天空的云雀,然后写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这也是用拟人手法,而且天空中的云雀是在接受草丛中的云雀群的鼓励,才更有动力的,有种和谐的感觉。文中小流星的比喻也很形象,像“钻”字一样,写出小鸟飞下来时笔直轻捷。整个片段都给人一种和谐欢快的感觉。

师:这是极漂亮的细节描写,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一气呵成,写了一个生动的、灵活的、轻松活泼的画面。继续来。

生14:这一段对动物描写得好,我最喜欢“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一句,“坐”字将鸟写得可爱、机灵,表现戴胜鸟轻松、快活的特点。

师:这一段中很多单音节动词很恰切。

生15:我又找到了动物描写也是从两方面写: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扶摇盘旋”很容易让人想像那种意境,“一面不住唱歌”又扣在“歌”上,这有声有色描写得更加美好,而且前面景物描写和动物描写都从两方面写,有形有色,让人感觉更加轻松。

师:她说写鸟扣住了唱歌。我们再来看这一段:云南到处一年四季是有歌声的,戴胜鸟对歌唱产生了兴趣,小云雀是边飞边唱,赶马女孩走在山路上也在唱歌,“唱歌”这两个字也是这一段文字的线索。

师:好,把刚才大家的发言串起来再讲一遍。

(屏幕显示)

美在“有声有色”

美在“有点有面”

美在“有高有低”

美在“有动有静”

美在“有人有物”

美在“有详有略”

美在“有景有情”

美在“有线有珠”

师:(边读边讲述)这篇课文美段是多么精彩啊。美在“有声有色”;美在“有点有面”(提示:这是文学性的概括,我们刚才是在阐述,现在是概括。)美在“有高有低”,写了低处的景色,也写了云雀钻向高空轻盈可爱的情态;美在“有动有静”;还有美在“有人有物”,用景物、动物的描写烘托人物的活动,来营造人物活动的美好场景;美在“有详有略”,略写人的活动,详写景物;美在“有景有情”,作者的喜爱之情流泻在笔端,不管是用词还是写句还是运用的修辞手法,都表现了作者喜爱的情感;美在“有线有珠”,叫做“一线串珠”,“线”是唱歌,它串起了景物、动物、人物活动,这一段的主线是唱歌,串起了很多生活中漂亮的细节,这就叫有线有珠、一线串珠,就像闪亮的珍珠,用一条线索把它串连起来,文章的结构就很紧凑了。

(评: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活动。它表现出多角反复、品读细腻的特点。教师将视点集中在文章最精美的段落,引领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多角度赏析的方法,徜徉于语言文字之中,在“美点欣赏”这一高层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习得语感,提高阅读欣赏水平。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的点评精彩纷呈,或肯定褒扬,或补充阐释,或提炼升华,或风趣幽默,学生的“品”与教师的“评”交相辉映,师生互动达到和谐美妙的境界。)

师: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我们来发现这篇文章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以“课中之最”为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说文章的生活是多么的有趣。

(屏幕显示)

这篇课文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

请同学们寻读课文,以“课中之最”为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请看屏幕,老师给大家列举几个例子。

(屏幕显示)课文采风

如:

“最……的风俗”

“最……的场面”

“最……的衣饰”

“最……的歌师傅”

……

 (老师读例子。学生再读课文,自由发现。)

生1:我说是最和谐的场面。第四段里构造出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在那种环境里,赶马女孩子发哑带沙的声音也具有淳朴本色的美;而且大白天十分沉默的戴胜鸟,也在晨光熹微中,看到这环境的美丽,也“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可以这样理解:在那种环境下,无论什么样的声音都可称为歌,都是和谐的。

师:因此是最和谐的美好的生活。

生2:我认为是最热闹的场面。在第五段写道: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可看出人很多,很热闹,而且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最好听的曲子,体现了热闹的场面,更极力渲染了当时淳朴的风情和风俗。

师:是啊,风土人情。尤其是这一句话写得真漂亮: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生3:我觉得是最逼真的场面。在第二段里,我们能看到年轻妇女打败三个对手之后胜利的表情。

师:是啊,因为她赢了,她最快乐了。

生4:我说是最有群众基础的歌师傅。第五段说那些歌师傅中,有摆小摊卖酸泡梨的、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有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赶马女孩子、还有老太婆,甚至于年过七十而牙齿脱光的吹鼓手,这些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能参加歌会中来,可见歌会在当地很有影响力,已深入到云南人的生活里,成为当地最普遍性的风俗。

师:很有生命力。参与人多,而且代代相传。

生5:我说是最热情的歌师傅。那最出色的吹鼓手,年纪很大,牙齿也脱光了,但他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这说明他很热爱唱歌,而且特别热情。

师:歌师傅唱的是绝活,样样在行,是一个歌库啊,不简单。

生6:我说是最没有条件限制的唱歌比赛。从第五段可看出,参加歌会的人很多,而且无论唱什么都不犯忌讳,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唱,所以是没有条件限制的歌会。

师:非常自由,非常轻松。

生7:我说是最美妙的情景。在第四段,这里描写了迷人恬静的自然风光,有可爱的动物还有人们婉转悠扬的歌声,在这样的环境里,天与人交融在一起,歌声映衬美丽的景象,景色映衬美妙的歌声,无论什么声音,都是最美妙的天籁之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是最和谐美妙的情景。

师:(生鼓掌)好像有点哲学意味。

生8:我说的是第五段,有一句话是: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这是一个人物细节的描写,能体现出这里人们的生活情趣。另外,还有这几句: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在照规矩传歌,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这里可看出云南这地方有古老的传统,这种传统影响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也看出在唱歌的过程中始终充满欢乐的气氛。

师:这种传歌是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它也是生活的一个侧面。

师:好,看老师给你们的总结。

(屏幕显示)

最有诗情的生活

最别开生面的对歌

最热闹的“金满斗会”

参与面最广的活动

最奇妙的传歌方式

最出色的歌师傅

最漂亮的银饰围裙

最特别的打秋千的习俗

最悠游自在的“赶车”

最淳朴本色的“超女”

师:(边读边讲述)最有诗情的生活,作者在文中说到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能听到美妙有情的歌声,因为一年四季早晚都有歌声,所以是最有诗情的生活。最别开生面的对歌,对歌是我们这儿所没有的,作者说这是生面别开的场所,都互不见面,但是对歌还击败对手。最热闹的“金满斗会”,“金满斗”这个比喻多生动,实际上是传歌集会的名称。在“金满斗会”上就有参与面最广的传歌活动,那么多人,他们不同年龄,不同身份,来自不同地方。最奇妙的传歌方式,这种传歌方式是一代一代人通过人唱其他人听学会往下传,而且是整套整本往下传的,所以它是智慧的。最出色的歌师傅,那老掉牙的吹鼓手,有那么高妙的技能。最漂亮的银饰围裙,云南姑娘美啊,她们的围裙是钉满小银片的扣花葱绿布围裙,让我们想像到人物的美,这也是一种生活的习俗。还有漂亮的女孩子在大年初一到各个村子里特别的“打秋千”的习俗。还有最悠游自在的“赶车”,要赶火车了,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多里路,还在路上看风景、唱歌。还有最淳朴本色的“超女”,是谁呀?赶马的女孩。她们在山路上总是快乐地唱歌,是最淳朴本色的“超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余映潮《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