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公文写作网演讲致辞会议发言县长在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县长在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12-20 22:36:30  浏览次数:414次  栏目:会议发言

标签:班主任会议发言稿,公司会议讲演稿,http://www.170xue.com 县长在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http://www.170xue.com
    有利条件之一,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省、市党委、政府对村规模调整有明确要求,省党代会作出了加快城市化的战略决策,明确要求各地推进中心村建设。省民政厅、省农业厅、省建设厅在20**年就专门下发了《关于村规模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村规模调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搞好我县的村规模调整工作,县里几位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多次下镇街,赴村厂搞调研,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可以说,这是在长期酝酿思考,充分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慎重而重大的决策。
    有利条件之二,有实施调整的物质基础。
    行政村之所以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和过于分散的问题,是与一定的自然条件、交通通讯条件和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今天,这些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行政村规模的调整和变革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交通通讯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善,已实现村村通公路,镇镇通公交,电视电话基本普及,这就大大缩小了地域空间,大大强化了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和服务的手段。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乡村行政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大幅度减少,村一级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幅度可以大幅度地扩大。所有这些,都为村规模的调整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利条件之三,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据新闻媒体报道,全国各地特别是江苏、上海、安徽、广东、山东等省市前几年对行政村规模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江苏省村总数从1998年到20**年就减少了15039个,减幅为43%,村均面积增加到4.14平方公里,村均人口由1544人增加到2692人。我省的桐乡市通过调整,全市村个数由317个减至179个,村平均人口由1723人增至3050人;慈溪市通过调整,村个数由800个减至328个,村平均人口为2685人。目前,全省大部分县市已基本完成了村规模的调整工作,而且调整的力度都很大,慈溪市最大的一个村人口为7028人。这些通过调整的地方,已初步显示出效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赞同。我县的兰亭、杨汛桥、平水、王坛等镇也已先行一步,先后对部分村规模进行了调整,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有利条件之四,有干部群众的支持拥护。
    绍兴县的工作一直来都是雷厉风行的,绍兴县的政令一直来都很畅通,绍兴县的干部群众一直来都有争先创优的意识。自从我们在县党代会、人代会上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以来,各镇街领导投入精力,积极调研,认真准备,工作热情相当之高。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大部分群众也是支持、拥护的,这是我们做好工作很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个问题,聚精会神,全力以赴,一鼓作气地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
    行政村规模调整是第二季度全县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各部门,特别是各镇街,要紧紧围绕规模并大、实力并强、班子并好、布局并优的总体目标,集中精力,一气呵成,积极有效地实施好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
    (一)调整工作的目标和对象
    根据我县农村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行政村的设置规模,平原以2000—3000人左右为宜,山区以1000—2000人左右为宜。中心村、县城周边的村、经济强村、集镇范围内的村,规模可适当扩大。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现有行政村,这次原则上应予以调整:
    一是平原人口在1500人以下的,山区人口在800人以下的;
    二是平原人口在1500—2000人之间,山区人口在800—1200人之间,因中心村建设和城镇建设需要的;
    三是平原人口在1500—2000人之间,山区人口在800—1200人之间,自然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或村级班子涣散偏弱的。
    (二)调整工作的五条原则
    一是坚持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则。必须统盘考虑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考虑农民负担的减轻、管理成本的减少、村级组织建设的加强等因素。通过调整,加速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心村,发挥其在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坚持就近就便和成建制调整的原则。尊重历史,兼顾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考虑群众的利益和习俗,从方便群众自治,方便生产生活出发,统一规划,就近就便,实行成建制调整。
    三是坚持依法办事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调整方案一定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在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经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同意并形成决议后,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县民政局审核,并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规定的动作必须到位,规定的程序不能任意简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否则无效。对于新村村名、驻地等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在调查走访、座谈了解、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
    四是坚持科学规划、积极稳妥的原则。按照《绍兴县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村规模调整方案,并做到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有机衔接。调整工作既要审时度势、大胆推进,又必须依法有序、规范操作,确保农村社会政治稳定。
    五是坚持统一部署、镇街实施的原则。镇、街是行政村调整工作的实施主体,在调整中一定要坚持全县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以防止因镇、街实施有先有后而导致人心波动和集体资产流失现象发生;要在符合县委、县政府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组织实施。
    (三)调整工作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第一阶段为调查准备阶段。时间是5月19日前,这一阶段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县、镇街道分别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明确职责;二是组织人员调查研究,制订村规模调整建议方案,并召开专题会议,论证方案,进一步统一意见;三是县指导组到镇、街蹲点指导;四是镇、街上报调整初步方案,方案中要明确调整后的新村名、新村办公地点等,经县民政局初审后报县政府审核。
    第二阶段为组织实施阶段。时间是5月20日至6月10日,这是一个关键阶段,主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各镇、街要从宣布村规模调整之日起立即封存有关行政村的各种财产,并暂时冻结其帐户。同时,县指导组要帮助解决调整中出现的问题,县、镇新闻媒体积极为村规模调整营造良好氛围。整个调整工作以镇、街为主,负责协调处理调整中的各项事宜,确保平衡过渡;二是镇、街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规模调整方案,并形成决议。手续齐全后,镇、街道应及时将方案上报县民政局审核并报县政府批准;三是镇、街道接到村规模调整的批复后,立即组织实施调整工作,涉及调整的行政村实行合署办公,开展人员分流和清帐理财等工作;四是在认真酝酿的基础上,建立调整后的村党支部和村务工作小组。
    第三阶段为总结完善阶段。时间是6月11日至6月20日,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制订发展规划,逐步实行富余人员分流,搞好政策兑现、档案整理等工作,使新村按新的建制规范运行。
    (四)调整工作中要处理好三个政策性问题
    一要配强配好村级班子。总体要求是 “平稳过渡,精简高效,妥善分流”。平稳过渡,就是新村成立临时性的过渡班子,原村两委会主职原则上均应进入新村过渡班子。村党组织班子选配可暂由镇、街党委采取指派负责人的方法明确;新村村委会班子在依法产生前,可在民主推荐协商的基础上,成立临时过渡的新村村务工作小组,并可推荐一人为新村村务工作小组组长,也可委派或指定镇、街干部临时担任村务工作小组组长。精简高效,就是要按照减少职数,优化结构,交叉兼职,提高效率的要求确定职数,配好班子。在班子配备当中,要注重德才兼备,对那些政治素质好,熟悉经济工作,有较高文化程度,年龄又比较轻的同志要不拘一格,大胆选用。妥善分流,就是要按照适当从优的原则,妥善安排好富余人员,这是确保调整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现职干部的一种导向。因此,一定要妥善安排好。县委办、县府办已提出了《关于行政村规模调整中党组织设置、村级班子选配及人员分流的意见》,请各镇、街结合自己的实际贯彻好、执行好。
    二要妥善处置集体资产。妥善处理好原有各村集体资产,是干部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行政村规模调整的重点和难点,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总的原则是“先调整后处置”,因村制宜,区别对待,稳妥地搞好集体资产的融合工作,合理处理。具体的政策,按县委办、县府办《关于行政村规模调整后集体资产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执行。由于各村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集体资产的总额参差不齐,资产的构成也千差万别,在处置过程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既要承认事实上的差异,确保原有资产较多村的村民利益不受损害,让这部分人吃下定心丸,同时又要适当兼顾公平原则,使薄弱村的村民在改革当中尝到甜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县长在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