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初二语文试题福州晋安区10—11学年下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州晋安区10—11学年下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12-20 22:59:40  浏览次数:958次  栏目:初二语文试题

标签:八年级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170xue.com 福州晋安区10—11学年下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www.170xue.com
福州市晋安区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全卷共6页,22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I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招(lái) 污(suì) 和(xì) 千山万(hè) B.尺(zhǐ) 家(pēi) 酷(xiāo) 八面玲(nóng) C.美(pì) 脂粉(lián) 门(méi) 即物起(xìng) D.踞(zūn) 猎(sòu) 朴(chún) 龙吟凤(huì)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广莫 犀利 人情炼达 合辙押韵 B、吞噬 牟取 广袤无垠 顾名思义 C、苍芒 缄默 萧然起敬 莫忠一是 D、璀璨 狼籍  相形见绌 囊莹映雪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该市荣获“国际休闲示范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通过走访名人故居的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对家乡名人有更深刻的了解。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 4、下列文言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和明:景色 在昼犹:夜晚。 B、饮辄尽:往,到 醉翁之不在酒:情趣 C、稍降辞:颜色 且欲与常马不可得:等待 D、而茗者:泉水 国怀乡:回去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2分)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5、古诗文默写。(10分) (1)穿越古诗文的长廊,我们发现无数追求者的身影:“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王安石极目远望,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追求;“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这是龚自珍不惧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追求;“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在政治失意时,仍坚信理想能实现,决心在沉郁中奋起的追求;“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政治改革失败后,不改忧国忧民之心的追求:“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 !”这是杜甫身处茅屋,却念念不忘济世于民的追求;“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这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追求;“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这是欧阳修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追求。 (2)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为形象的诗句,那便是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3分) 在《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等课文中,我们领略了各地的民俗。其实福州的民俗节日 也很丰富。从春节伊始,元宵、拗九到清明、端午、七夕、半段(也称中元节)、中秋、重阳直至冬 至、祭灶、除夕,都描绘着一幅幅充满人情的民俗画卷。如果要向一位外地的朋友介绍某个民 俗节日。你会选择哪个节日?请用“不但……而且……”的句式说一说,突出该节日的特点或者 意义。(3分) 示例:我选择拗九节。因为拗九粥不但美味可口,而且盛满了儿女的孝心,别有一番情味。 我选择_________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4分) (1)《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__,又唤______________。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__,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____________。(2分) (2)法国作家___________写的《名人传>,赞颂了三位名人为艺术创作顽强奋斗的精神。_____________克服耳聋等困难,创作出伟大的音乐;___________倾其毕生精力在雕塑领域追求真、善、美;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学作品深刻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2分) 二、阅读(35分) (一)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8—12题。(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一处)。(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水清冽:    (2)佁然不动: ________________ (3)石底以出: (4)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 11、本文按照浏览的顺序,紧紧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__的特点来写,先叙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接着描写_________,然后探寻水潭源流,最后突出了潭中气氛。(2分) 12、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2分)    答: (二)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10分) “种”出石油 ①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可达300亿吨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产品。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00亿吨石油。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 ②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造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海藻等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美国科学家选用了千余种最富生产能力的水藻进行实验,从其体内提取类脂化合物以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转变成汽油和柴油。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引导性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从锯末中也可以提炼出人造石油,这种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③众所周知,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倘若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出来,我们就可以得到所谓的“绿色石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工石油植物种植场,种植了一种名叫“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中均含有这种可燃物质,1000平方米的土地每年产5桶“绿色石油”,每桶的成本仅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30美元。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的石油植物研究。 ④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已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士已经制定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的计划。可以说,用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石油。 13、通读全文,说说你怎样理解题目中的“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种”出来的石油有哪些优越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加点词“进一步”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运用了 的方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4分) 金肽频 ①“踩”是人们迎接春天的第一个行为动作。自很小在家乡开始,直到今天我在城市的角落,都不时看到与“踩”有关的动作,春天就像是人们一不小心踩出来的。 ②在中国古代,春节是一个农业性的概念。它相当于春季的“立春”,只要它张开了口子,整个春天就开始萌动。所以,在我国民间,春节总是贯穿了太多的行为意识。在家乡我就见过最典型的几个“踩”的动作。首先是我们作为孩子的踩高跷。找两根小手臂粗的竹竿,在竹竿腰上扎两只短木棍,然后扶着墙壁,歪歪倒倒地上路。看到有一个孩子这样做了,不到半天工夫,就会有好多孩子来赶“高跷会”了。大人们乐得围在一旁观看,也时有大人接过我们小孩脚下的高跷,摔了个屁股朝天的。 ③还有一种叫做踩灯笼的游戏,这是有点儿奢侈的游戏。我们在大人写春联的剩余红纸中,找些碎小的,用竹茎糊起小小的灯笼,排在石头上,然后像“蜻蜒点水”一样,从石头上飞身而过,脚踩处。爆出噼噼啪啪的响音,像鞭炮,似气球,感觉春天犹如脚底下的“神行太保”,是专门来和孩子赛跑的。这时让我们感到最神气的还是那种“踩花轿”的大型活动,整个村庄都踩动起来。几十架各式的花轿,在男人女人的手中,老老少少在花轿内外跳来跳去,也是踩来踩去。抬花轿的人,

[1] [2]  下一页

,福州晋安区10—11学年下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