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一)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564次  栏目:高二文言文

标签:高二文言文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一),http://www.170xue.com

  由于李白在海内素负盛名, 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请, 大家都很尊重他, 并没有把他看做一个遭流放的罪人。

  乾元二年 (公元759年), 李白行至巫山, 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 宣布大赦, 规定死者从流, 流以下完全赦免。 这样, 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 终于获得了自由。 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 而那首着名的《朝发自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到了江夏, 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 李白便逗留了一阵。 乾元二年, 李白应友人之邀, 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 发思古之幽情, 赋诗抒怀。 不久, 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 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 他往来于两地之间, 仍然依人为生。 上元二年, 己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 他的生活相当窘迫, 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 (公元762年), 李白病重, 在病塌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 赋 《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终年六十二岁。

  
  答案提示:

  二,2,从我欲因之梦吴越,我们把第一段概括为”入梦缘由“其余的是:→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时分→醒梦留别

  四:(一)1.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 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 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明确: 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 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板书:缘由)

  (二)1.(边分析边板书)

  月夜--剡溪清幽 白昼--山中壮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乐

  师: 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

  明确: ”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 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

  ”殷“”栗“”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2.参考: 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 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 风 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 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三)1.明确: ”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在”留别“二字下标示 双横线)。 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 抗精神。(板书: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 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 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 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2.明确: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 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 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 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拓展练习。一、课文阅读训练 1.我欲因之梦吴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D 3 .D 二、基础知识检测 1.B 2.D 3.(1)①C ②B ③A ④D (2)①A ②A ③E ④C ⑤B (3)①A ②C ③B 【创新能力训练】1.C 2.答:不能。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已暗含寻仙的意思。诗人想寻仙,而瀛洲不可寻,这才转而寻天姥。有此两句,下面再写梦中所见仙府图景,才不会使人感到突然。

  [能力检测]1星 清 行 卿 冥 兵 缨2①niè 踩②yī 拱手礼③yè 拉④líng 升,高出3(1)课文内中的”仙境“虽然热闹、欢乐,但诗人却不在其中;而《古风》中的诗人则应邀与仙同游。 (2)课文中的”仙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古风》则表现了诗人出世的思想。4末四句描写了现实生活景象,此处由幻想到现实,抒发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残暴叛军的切齿痛恨,表明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5A(迢迢,远远的意思。句中没有千里跋涉之意。)6.B(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是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赏析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大约作于安禄山攻破洛阳以后。诗中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远远看见了明星仙女。”明星“本是华山玉女名,但字面上又给人造成天上明星的错觉。首二句展现了一个莲峰插天、明星闪烁的神话世界。玉女的纤纤素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诗人用神奇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美丽的玉女邀请李白来到华山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礼。据《神仙传》载,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白鹿去见汉武帝,以为皇帝好道,见之必加优礼。但皇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这里用卫叔卿的故事暗暗关合着李白自己的遭遇。天宝初年,诗人不是也曾怀着匡世济民的宏图进入帝阙吗?而终未为玄宗所重用,三年后遭谗离京。所以没奈何,只好把卫叔卿引为同调,而与之驾鸿雁游紫冥了。正当诗人恍惚间与卫叔卿一同飞翔在太空之上的时候,他低头看到了被胡兵占据的洛阳一带,人民惨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禄山及其部属却衣冠簪缨,坐了朝廷。社会的动乱惊破了诗人幻想超脱现实的美梦,使他猛然从神仙幻境折回,转而面对战乱的惨象。诗至此戛然而止,没有交代自己的去留,但诗中李白正视和关切现实,忧国忧民的心情,是十分明显的。在这首《古风》里,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两种世界的强烈对照表现出来的。这就造成了诗歌情调从悠扬到悲壮的急速变换,风格从飘逸到沉郁的强烈反差。然而它们却和谐地统一在一首诗里,这主要是靠诗人纵横的笔力、超人的才能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李白后期的游仙诗,常常在驰骋丰富的想象时,把道家神仙的传说融入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使抒情主人公带上浓郁的谪仙色彩。这是和他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长期过着游山玩水、修道炼丹的隐士生活分不开的。但他借游仙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使魏晋以来宣扬高蹈遗世的游仙诗获得了新的生命。《古风》其十九便是一个例证。[4]

  译文:登上西岳华山最高的莲花峰,远远地看见华山仙女明星。

  白皙的纤手拿莲花,凌空步虚漫游在太空。

  霓虹般的衣裳拖着宽广的衣带,轻盈飘拂地升天而行。

  她邀请我同登云台峰,拜见那仙人卫叔卿。

  恍惚之间与他们离去,乘着鸿雁飞入高空。

  俯视地下的洛阳平川,到处是众多、纷杂的胡兵。

  鲜血淋漓涂满了野草,吃人的豺狼都封爵簪缨。

上一页  [1] [2] [3] [4]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一)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