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文言文孔雀东南飞导学案(一)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一)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986次  栏目:高二文言文

标签:高二文言文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一),http://www.170xue.com

  A.①③⑤⑦⑧⑨  B.①③④⑤⑧⑨  C.②④⑥⑦⑧⑩  D.②③④⑤⑦⑩

  4、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孔雀东南飞(  )  ②槌床便大怒(  )

  ③谢家事夫婿(  )  ④足以荣汝身(  )

  ⑤交广市鲑珍(  )

  5、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两句是(  )

  A.非为织作迟B.为仲卿母所遣C.渐见愁煎迫

  D.仕宦于台阁E.我命绝今日F.赍钱三百万

  6、对下列句子的意思有AB两种理解,在理解正确的项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A.孔雀向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就徘徊一阵。(  )

  B.孔雀向着东南方向飞,飞了一段就一次徘徊。(  )

  ②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A.从十三到十六岁,(我)学了织布,学了裁衣,学了弹箜篌,也学了经书学了礼仪。十七岁上做了你的妻,心里常常痛苦伤悲。(  )

  B.我十三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裁衣,十五岁能弹箜篌,十六岁又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心中常常痛苦悲伤。(  )

  ③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A.很短的时间就织了很多的布,婆婆却仍然嫌织得很慢。(  )

  B.三天截下五匹绢,婆婆还故意嫌慢。(  )

  ④寡妇起彷徨。

  A.独自等待丈夫的女人,起身彷徨不定。(  )

  B.死了丈夫的妇人,起身彷徨不定。(  )

  五、教、学反思

www.170xue.com

  《孔雀东南飞》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前置作业


  3、略4、略5、略

  6、(1)辞别谢绝告诉

  (2)出嫁适合刚才

  (3)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为“我”被见面

  (4)相貌互相代指刘兰芝,可译为“我”代指刘兰芝,可译为“你”代指焦仲卿,可译为“你”代指媒人,可译为“你”代指焦仲卿,可译为“他”代指焦母,可译为“她”

  (二) 基点知识预习自测

  1、A(应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2、D(“人定”是指“亥时”)

  课后巩固练习

  1、A(B、取,通“娶”;C、帘,通“奁”;D、藏,通“脏”)

  2、D

  3、D

  4、D

  5、D

  6、A(公姥,此处为偏义复词,偏“姥”,“公”为衬字)

  7、遗物为念,赠物之美,衬托了兰芝的才德,也表现其对仲卿的挚爱之情。

  8、勤劳、守礼,敢于正视现实,承担苦难

  9、含义:一、表现人的地位对物质价值的重要影响,揭露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二、表面自嘲,实则表达了刘兰芝对焦母的强烈不满之情。

  第二课时

  前置作业


  1、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恩爱夫妻,焦母不由分说,将他俩活生生地拆开;刘兄贪图富贵,迫使妹妹兰芝另嫁他人。正是焦母和刘兄合力将焦仲卿和刘兰芝逼上绝路。这个故事表现了具有巨大威力的封建家长制的冷酷和无情。

  2、刘兰芝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理,头脑清醒,行动坚决,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具体分析“略”

  3、提示:从课文有关叙述来看,难以断定焦仲卿性格软弱。文中焦仲卿忠厚、善良、胆小、懦弱、缺乏主见、忠于爱情、具有叛逆性,明显有一个顺从到抗争(消极抗争)的过程。

  预习自测

  1、托物起兴浪漫主义理想和愿望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

  2、铺陈赋铺陈纵向铺陈横向铺陈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其“精妙世无双”的特点

  重点精讲和疑点探究

  答案参见《教案》P68-69

  课后巩固练习

  1、(1)藏-脏(2)纫-韧(3)帘-奁(4)取-娶(5)傍-旁

  2、(1)可爱值得同情(2)自作主张随自己意志活动

  (3)处理安排处罚(4)吉利方便

  (5)交互通连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6)做官的人太监

  3、A

  4、①名词作状语,向东南方向②名词活用为动词 击打,用拳头敲

  ③名词用作动词,侍奉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荣耀

  ⑤名词作动词,购买,采办

  5、B C

  6、① B ② A ③ A ④ A

上一页  [1] [2] [3]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一)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