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语文阅读六国论阶段测试及答案

六国论阶段测试及答案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425次  栏目:高二语文阅读

标签:高二语文阅读训练,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六国论阶段测试及答案,http://www.170xue.com

  六国论阶段测试及答案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互:交互

    盖失强援。盖:大概

  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

  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清清楚楚

    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再:第二次

    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C.成以其小,劣之。

  D.英雄乐业。

  3.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4.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渔人甚异之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5.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罪秦:认为秦有罪。  B.曾:竟。  C.视:比照。  D.向使:原先的使命。

  E.是以:因此,属介词“以”的宾语提前,“以”:因为;“是”:代词,代这个原因。

  6.对“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是他们最终没能做秦国所做的事。

  B.只是他们最终没有攻克秦国,反倒替秦做了许多事。

  C.希望他们不要打败秦想打败的国家。

  D.只是他们最终不愿做秦国所做的事。

  7.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之处在于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

  8.李桢的“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________。他认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________。他的观点的局限性在于________。

  答案:

  1.B(“厌”应译为“满足”。)

  2.B(例句与B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3.D(例句中的“以”和D项中的“以”均释为“因为”;A项中“以”释为“凭借”;B项中“以”释为“以致”;C项中“以”释为“拿”。)

  4.C(C中“异”解释为“以……为异”,是意动用法,A、B、D项中加点字为使动用法。)

  5.D(应为“假使”。)

  6.A

  7.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

  8.六国其一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有擅形变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显露了一种天命论思想

,六国论阶段测试及答案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