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2:45 浏览次数:601次 栏目:高考语文阅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和之不可信 可见于此矣往者和议初成 B.沛大恩于上后有来者,避畏吏议 C.舍之则戎心 启敌人所构忌
3.下列句子中,都是表现姚莹“功绩”的一组是( )
①横塞夷虏之冲 ②失地丧师者骈肩望于道 ③逆虏失风被剿,送死东陲
④皇上天容地载,沛大恩于上 ⑤其所摧陷,足以暴白于天下矣 ⑥谓宜湔雪莹罪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得力的守边大臣往往会受到敌人的陷害,朝廷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敌人的离间,轻易惩罚他们。
B.作者认为姚莹凭借台湾的狭小地方、弱小的军事力量,在对抗敌人的侵略中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值得敬佩。
C.从历史上看来,外来侵略者提出的和谈都是不可相信的,那些和谈不过是为了进行更大侵略的缓兵之计而已。
D.作者在文中替因抗敌被治罪的姚莹进行申诉,指出朝廷赏罚失宜,建议应洗雪功臣的冤屈,激励有功之人。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窃料夷人张其凶暴咆哮中国深入腹地得而不有非有余力而不肯施技止此也使边将皆如莹等出万死不一顾返之计纵不百全胜负之理亦当相较或未易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怵其诡说,变易有功之臣。
②且国家诛诸将以委城,而罪莹以敢战。
www.170xue.com
五、
1.A 解析:B.看待,与“以贵公子待汝”的“待”同义;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鲜艳的衣服;D.违背。
2.B 解析:A.连词,表假设,如果;B.介词,和、跟/动词,给;C.结构助词,的;D.介词,用,拿。
3.B 解析:②和⑥是叙说,不含告诫意味。
4.C 解析:“汝既鲜兄弟”表明作者只有一个儿子。“兄弟三分”,指作者与其兄其弟三家均分财产。
5.⑴祖父母爱汝/ 汝狎而忘敬/ 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 汝代吾为子/ 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 至于汝母/ 更倚何人/汝若不孝/ 神明殛之矣
⑵①这样就应该谦逊恭谨,来保全自身,这是第二点。(关键点“全” “二也”)
②我做官,爱惜名声和节操,从来没有贪婪攫取,使家里富裕。(关键点“爱”“肥家”)
【参考译文】
我因为正直的言论招致灾祸,自己料想唯有一死来报效朝廷,不能再和你相见,所以写几句话来告诫你。你长大成人的时候,能把这些话当做警戒自己的规劝,也就是我虽死犹生的时候了。
你生长在官府,祖父祖母像看待奇珍异宝(拱璧:一种大型玉璧,径长尺二,用于祭祀,因须双手拱执,故名。后比喻极其珍贵的事物)一样看待你,家族内外的亲戚都用对待尊贵公子的方式对待你。你穿着光鲜的衣服,吃着甘美的食物,喜怒任性,娇生惯养已成习惯,不肯穿布衣旧衣,不肯吃粗茶淡饭。如果长大成人还不能改正,一定会陷入贫穷饥饿的境地。这样就应该用节俭来珍惜眼前的幸福,这是第一点。
你从小见惯我四处为官显赫得意的样子,没见过我做童生和秀才时低眉顺眼谦恭待人的样子,以及祖父祖母在艰难中支撑家庭时的情景,更没见过我身穿囚服被捕入狱,以及在监狱中被囚禁时万分痛苦的情形。你不尝着苦胆去好好想想这一切,又哪里算得上是有人心的人呢?做人不能居高临下,不能仗势凌驾他人。这样就应该用谦恭来保全自身,这是第二点。
祖父祖母疼爱你,你却因为亲近而忘了尊重;你的母亲教育你,你却傲慢而不亲近她。现在我遭遇难以预料的灾祸,你替代我做儿子,能不恭敬地体会祖父祖母的爱护之心吗?至于你的母亲,她还能依靠什么人呢?你如果不孝顺,上天都要惩罚你了。这样就应该用孝心来侍奉长辈,这是第三点。
我做官珍惜自己的名声和节操,不曾贪婪攫取,使自家富裕。现在家中留下的财产,都是祖父祖母勤劳辛苦积累的,况且经历这次大难,已经花费了大半。我曾有誓愿:兄弟三人,财产均分成三份,自己一定不多拿一亩田一粒谷。你要像对父亲一样对待伯父,像对母亲一样对待寡居的婶婶,即使有祖父祖母的命令,也丝毫不能多占多要,以致违背我的心愿。这样就应该以公平之心来继承家业,这是第四点。
你既然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庶出的妹妹,就应该拿同胞妹妹看待她,倘若她嫁到中等或贫穷人家,必须给她一百亩陪嫁田地;至于庶妹的母亲,已经侍奉我多年,应当让她丰衣足食,分给她养老的田地,让她收取田租来供养生活。家里家外进进出出,要严守规矩。这关系到恩德道义,这是第五点。
你天资不愚钝,我教育不够,你读书已经很晚。你要念着我辛勤劳苦,激发志气勤奋学习,假如有考取科举的一天,就先回家奉养老人。如果科举没有希望,也要做一个读书秀才,把我留下的文稿书籍,好好整理。这关系到我们家文章学问一脉相传,这是第六点。
我深以为苦的是人生在世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将来等到祖父祖母百年之后,一定把我葬在他们坟墓的旁边,不能远离他们。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及答案tag: 文言文 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阅读,高考语文阅读大全,高考复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阅读
相关分类
高考语文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