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小升初小升初语文小升初语文辅导两小儿辩日知识点总结

两小儿辩日知识点总结

12-20 22:50:51  浏览次数:462次  栏目:小升初语文辅导

标签:小升初辅导大全,http://www.170xue.com 两小儿辩日知识点总结,http://www.170xue.com

两小儿辩日知识点总结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撰。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一、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盘盂(  )   沧沧凉凉(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逐日:追赶太阳。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逐走:竞跑,赛跑。

  辩斗:争辩,争论。

  3、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

  4、古今异义。

  去:距离。

  汤:热水。

  二、课文内容学习。

  1.主要内容是什么?

  《两小儿辩日》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子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2.怎样看待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是编出来的,并非真有其事。经专家研究,《列子》里写这个故事,确实有讥笑孔子的意思,这是因为《列子》是道家的著作,而孔子是儒家。学派不同,所以道家在这个故事中讥笑孔子。但我们学习本文,应从文章本身出发,来认识它的思想价值。就本文来看,孔子不能回答一个难题并不能说明他不‘多知‘。但两小儿的讥笑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确实说明孔子不是无所不知的,人们由此可以受到启发:连孔子这样一位十分博学的人都有所不知,说明人们的确不可能无所不知。因此,不宜把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作为故事的主旨去理解。

  三、译文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蓬,等到正午时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四、中考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生命,需要一个支点,因为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不仅仅是一种依托,一种凭借,一种支撑。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伽俐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1.短文的论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红的‘这样‘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主要运用了说理的论证方法,请根据本文的中心论点,举一个恰当的事例论据来辅助论证。

  事例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以什么作为自己生命的支点,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议论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论证方式的判断。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述、证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本文的论证方式是立论。

  2.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分析。本文主要运用了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命需要一个支点。

  3.本题考查对代词指代内容的分析。‘这样的支点‘中‘这样‘是修饰‘支点‘的,具体是指第3句‘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

  4.本题主要考查对论据与论点关系的理解及概括事例的能力。读写结合,较好的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要求补写的事例能证明论点,语句通顺。示例:钱学森为了祖国的强盛毅然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排除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与其他科学家一道,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威震世界。

  5.本题考查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表述观点的能力。在观点正确的前提下,能言之成理即可。

,两小儿辩日知识点总结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