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幼儿教育幼儿园教案大班诗歌《梦来过了》教学案例

大班诗歌《梦来过了》教学案例

03-01 17:15:21  浏览次数:814次  栏目:幼儿园教案

标签: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http://www.170xue.com 大班诗歌《梦来过了》教学案例,http://www.170xue.com
每个人都会做梦,孩子也会做梦。但对孩子来说,梦是那么神奇和不可捉摸,对于梦的感受也是那么的难以形容。诗歌《梦来过了》中《黑夜秘语》主题里的一个内容,短小简洁,层次清晰明朗,富有儿童情趣,也符合大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和感性的、富有幻想的心理特点。

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学会这样的诗歌又过于简单,怎样来挖掘这首诗歌里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东西呢?我认为,将该诗歌作为欣赏的载体,注重让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通过自己的声音、表情及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所体现的恬静、优美,把握诗歌语流的变化,体验语言所体现的美感。因此,我将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领略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感受诗歌中的意境美。将难点定位于:通过自己的声音、表情及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所体现的恬静、优美。下面就其中一小段的朗诵学习进行分析:

教学片断:

学习理解、朗诵“梦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多么想知道,想把它们找到!”这一句诗歌。

……

T:“梦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对谁说的?

S:找梦的小朋友说的;好象是对他自己说的。

T:他在说的时候知道梦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吗?

S:不知道。

T:说明他是在边想边问。那我们在念这两句的时候要怎么念,才能表现出他是在一边想一边问呢?我们来试试看。

幼儿集体、个别练习疑问句的朗诵方法。

T:朗诵的真好,我闭着眼睛也能感受,找梦的孩子一边思考,一边在自言自语地问自己:“梦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T:后面的“我多么想知道,想把它们找到!”这一句你觉得应该怎么朗诵呢?

S:小朋友很想知道梦是从哪里来,特别特别想知道;他可能已经找了很久了,可这是找不到……

T: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

S:很着急的;很想知道……

T:对呀,小朋友特别迫切、特别渴望知道“梦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他多么想知道,想把它们找到,那在念这一句的时候我们要把小朋友特别渴望知道梦从哪里来,想快点找到答案的这种心情念出来,一起来试试。

幼儿朗诵第二句。

T:我看到好多孩子朗诵的声情并茂——侧着头,皱着眉,不管是从表情和眼神里,还是从他的声音里都能看到、听出、感受到小朋友真的特别想知道答案的心情。我们再来把“我多么想知道,想把它们找到!”这一句念一遍。

分析:

这两句是诗歌中的一个小段,不能分割,但前后句在朗诵时的心情又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该句诗歌时,我把它分成两个部分展开,遵循幼儿是学习主体的理念,在引发幼儿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得出结论:前一句是在想的过程中自言自语的句子,表现了小朋友的疑问,因此在念的时候要把平时自己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融合到这句句子中,通过声音、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

第二句表现了小朋友迫切知道答案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将个别幼儿的动作、表情、语言表述进行鼓励并予以美化,为其他孩子树立一个可以模仿学习的范本,使他们能根据教师的描述和其他幼儿的样子学习朗诵,在不断地练习中体验、感悟诗歌中小朋友疑问、迫切的心情,恰当地通过动作、表情、语气等来表达诗歌所要表现的意境。在教师提出练习的要求时,教师对于该句诗歌又予以朗诵,为幼儿的模仿学习做示范,让他们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同时也使幼儿练习的方法、目标更明确,这些都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的目标落实到了学习诗歌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附诗歌:

梦来过了

我一睡觉,

梦就来了。

我一醒来,

梦就走了。

梦从哪里来?

又到哪里去?

我多么想知道,

想把它们找到!

在枕头里吗?

我看看——没有。

在被窝中吗?

我看看——没有。

关上门也好,

关上窗也好,

只要一合眼,

梦就又来了。

,大班诗歌《梦来过了》教学案例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