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4:21 浏览次数:447次 栏目:教学参考
生:这么一说倒也是。中国文人和酒的关系非常密切。
生:中国的酒文化和诗文化好像密切相关。
师:可以这么说,酒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甚至可以说是精神恋人。
生:那我们说说李白和酒。
生:你说得不全面,应该是看看李白饮酒诗的风采。(学生鼓掌)
师:你的提议很好。我这儿就备了一杯酒——《将进酒》,举起杯来,品尝李白的人生真味吧!(学生独立、放声、纵情朗读)大家觉得这首诗可以怎么学?
生: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生:解释词意,了解内容。
生:结合刚才讨论的李白生平来解读。
生:可以借鉴刚才发掘的古今名家对李白的评价来领悟。
师:都是学习鉴赏诗歌很好的抓手。我觉得,抓住一个字“酒”,也许就能达成学习的愿望。有兴趣一起谈谈吗?
生:《将进酒》里的确有许多诗句和“酒”有关。
师:几乎是句句关乎“酒意”啊,可以用“李白的杯酒人生”作为沙龙的话题。
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自己的酒杯斟满了,端起来了。
师:李白什么时候最得意?
生:受到唐玄宗重用的时候。
师:我补充一句,李白是唯一一个以诗人的身份进入朝廷的人。可是,现在离他被“赐金放还”已经八年了,他在得意什么?
生:这不难理解呀。李白和岑夫子、丹丘生一起喝酒,朋友之间的心心相印就是人生的得意呀。
师:你说得真好。正是因为有了酒的激发,李白喊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此时,李白在酒杯里倒进去的是什么?
生:是自信。
师:是渴望用世的自信。
生:“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我觉得儒家的“济苍生”“安社稷”对他有积极的影响,他是一个热衷功名希望用世的诗人。
生:那他为什么会说“不足贵”呢?
生:“不足贵”的意思是不值得当作珍贵的对象。我想,李白“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道家的摒弃虚伪、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对他的影响应该也很大吧。
师:鉴赏得很有品位。他是想为世所用,但如果要以同流合污、失去高贵的品性为代价,他宁可遗世独立,在畅饮美酒中获得慰藉。那么,你觉得酒是什么呢?
生:酒是特立独行的尊严。
生:“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我特别喜欢这两句。
师:我想打断你一下,你能举几个古代圣贤的例子吗?
生(略略停顿):孔子、孟子、屈原、贾谊、曹植……
师:看来你对古之圣贤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李白为什么要在诗中提及他们的寂寞呢?
生:我看是用古之圣贤自我安慰罢了。
生:我来补充。这就是老师平时说的“借他人杯酒,浇心中块垒”。
师:李白有没有喝醉?
生:不好说。
生:一直很清醒。否则诗歌的结尾他就不会吟唱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了。
(说明三:酒是诗人李白重要的生活方式。我们在李白的杯酒人生中看到了他遗世独立的身影,听到了他的豪言壮语。将“酒”作为《将进酒》鉴赏的出口,用生生互动、师生对话、同伴合作的学习方式走进文本,是这场沙龙式学习的主要意义。)
余绪
语文就是一场沙龙。教师是主持人,是伴奏者、合奏者,绝不是领奏者、独奏者;教师是沙龙的发起人,是在沙龙行进过程中为学生添茶水续咖啡的服务者;教师是沙龙起承转合处传递思想接力棒的人,是一个谦逊大度的智者。沙龙围起的是一个优美的圆周,教师和学生坦诚的交流是圆周上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亮点,这些亮点你挨我挤,完成了对语文之美的追求。
(浙江宁波效实中学;315012)
相关分类
教学参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