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案《屈原列传》教案设计

《屈原列传》教案设计

03-04 19:57:11  浏览次数:642次  栏目:高中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屈原列传》教案设计,http://www.170xue.com
(2)司马迁谈屈原。“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惆代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构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止失明,厥有帼剧;孙子胶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三)译文。 
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的言辞。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楚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跟屈原同属一个官阶,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贤能。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分,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说:“大王叫屈平起草法分,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一法令制度定出来,屈平就夸耀他的功劳,说‘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平。 
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馅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写了《离骚》。“离骚”也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辛苦、疲倦、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惨、惊惧时,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平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屈平作《离骚》是由怨愤引起的吧。他远古称颂帝喾,近古称道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周武王,用这些来讽刺楚国朝廷的政事。他阐明道德修养的广大崇高、国家兴亡盛衰的规律,无不透彻明白。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言辞含蓄。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端正。他文辞表达平常的事物,但含义却很重大;列举的事例虽近在眼前,但表达的意思却极为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所述的物也是芬芳的;他的品行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屈平被罢免了官职,后来秦国想攻打齐国,齐国跟楚国合纵亲善,秦惠王很担心,就指使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给楚王奉献厚礼,呈献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合纵亲善,如果楚国确实能同齐国绝交,秦愿意奉献商矜一带六百里的地方。”楚怀王心贪而听信了张仪的话,就同齐国绝交了,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商补六百里土地。张仪骗楚使说:“我与楚王约定只割让六里的地方,没有听说有六百里。”楚国的使者愤怒地离开泰国,回楚国告诉怀王。怀王很气愤,便大规模出动军队讨伐泰国。泰国出兵迎击楚军,在丹水和浙水一带把楚军打得大败,杀八万人,俘虏楚国大将屈匐,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于是全部发动国家的军队,深入到秦国境内进攻秦军,在蓝田展开了激战。魏国听到了这个消息,乘机偷袭楚国,一直到达邓县一带,楚军惧怕,从秦国撤退回来。而齐国终究因为愤恨楚王而不救助楚国,楚国处境极为艰难。 
第二年,秦国割让汉中一带的地方给楚国来讲和。楚王说:“不愿意得地方,愿意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仅听了说:“用一个张仅批个汉中地方,请您让我到楚国去。”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编造谎言。怀王居然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候,屈平已被怀王疏远,不再在原来的职位上。出使到了齐国;回到楚国以后,进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派人追赶张仪,没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了楚国的大将唐昧。 
这时秦昭王同楚国通婚,想同怀王会晤。怀王想去,屈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为什么要拒绝秦国的美意呢!”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来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非常气愤,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拒不收留。又到泰国,终于死在秦国,后来才弄回来葬在楚国。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个尹。 
楚国人抱怨子兰因为劝说怀王到泰国去却没有回来;屈平始终痛恨子兰,虽然被流放,仍眷恋楚国,惦记怀王,没有忘记楚国和怀王,希望返回朝廷,盼望怀王能幡然醒悟,世俗的陋习能全部革除。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再三表露出来。但是终究没有办法,所以不能回到朝廷,终于由此看出怀王终究没有悔悟。 
一个国君无论他是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不想寻求忠臣、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的;可是亡国破家的事件一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国家却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过,也许就是因为人君所认为的忠臣并不是真正忠诚,所认为的贤臣并不是真正贤明啊。怀王因为不懂得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平而信任上官大夫、今尹子兰。结果,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怀王不了解人所招来的祸患啊。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痛恨他,非常愤怒,终于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的面前低毁屈原,顷襄王很恼怒,把他放逐了。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行走一面吟唱,脸色然怦,身体和相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有个渔父见到,便问他说:“您不是三间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那聪明通达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而能够跟世俗一道转移。整个社会浑浊,为什么不顺应潮流去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昏醉,为什么不一起吃那酒糟、饮那薄酒呢?为什么要特意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拍掉衣上的尘土,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宁可跳进江水,葬身在鱼腹之中,又怎能拿高洁的品德受浊世的污垢呢?”他就作了个《怀沙》赋。于是怀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自杀了。 
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一班人,都爱好文辞而以善于作赋被人称赞;然而他们都只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一面,始终不能像屈原那样敢于直言相谏。此后楚国的领土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了。 
(四)关于《屈》传中的疑点和难点。 
由于史料的相对短缺,错简以及作者行文中的某些疏漏,《屈》传中有不少疑点和难点颇为费解。现辑录一部分供参考: 
1.[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夺”有“抢夺”“夺易(改动)”二义,“与”有“给与”“与同(赞同)”二义。根据当时情理和人物性格,“夺”应解为“夺易”,即“定其去取”,“与”应解为“赞同”,既与“夺”照应,又符合屈原不屈于强暴的性格。 
2.[因谗之曰:“……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如果是上官转述屈原的话,“曰”字则为衍文,应去掉;如果直接引屈原的话,则“以为”为衍文,应去掉。 
3.[劳苦倦极]与上文“疾(疾病)”“痛(疼痛)”“惨(凄惨)”“但(惊恐)”为对文,“劳(操劳)”“苦(苦闷)”“倦(疲倦)”“极(困惫)”。“极”与“倦’是近又对举,如《汉书·王褒传》“胸喘肤汗,人极马倦。”“极”与“倦”王文见义。 
4.[自疏灌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这五句话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出污泥而不染”,反复申说是为了强调,但句式。节奏、声韵俱不协调,属于原作文字上的瑕疵。也有人考证,这几句属于“异文窜入”,本属《淮南子》语。也有人认为“自疏”二字应断入上句,“疏”作“疏忽”解,“死而不容自疏”更符合屈原正道直行的人品,而下文“谁淖”“蝉蜕”“浮游”几个动词并举,只不过“谁淖”“浮游”后省了介词“于”。此说似更有道理。 
5.“楚人既咎于兰——顷襄王怒而迁之”几段的内容很不连贯,有人认为可能是“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颠倒了次序)造成,建议作如下调整:①“人君无愚——此不知人之祸也”是评论怀王的,应调至第7自然段之后;②“屈平既嫉之”之后全。何?无下文交代,“今尹子兰闻之”一段应插入这里;③“系心怀王”与“怀王之终不悟”中的“怀王”可能是“襄王”之误,因‘楚王既咎子兰”事在襄王七年,而怀王在襄王三年就客死在秦国了。此说文气尚通,但终无有力的佐证,且与屈原一生两次遭流放之说抵牾,故只能作为参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屈原列传》教案设计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