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38:58 浏览次数:968次 栏目:工作计划
五、关注民生问题,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科技,重点是依托海洋开发研究所、海洋科技创业园、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加强船舶修造及配件、海洋生物技术等领域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教育,重点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做好舟山中学迁建工作,发挥南海教育集团办学优势。加强以船舶修造、航运驾轮、机械加工、旅游服务为特色的职业教育,鼓励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专业、实训基地、研究中心和经济实体。卫生,重点是完善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争筹资标准、筹资年度、补偿模式的全市统一,全面实施渔农民健康工程和城乡居民健康促进工程。文化,重点是抓好群众文化和专业文化相结合的精品创作和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惠及全体居民的文化权益保障政策;通过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两个载体,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基本财力和基本人才资源保障。社会救助,重点是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分低保、低保边缘对象二个层次予以助困、助医、助学、助房等不同类型的救助,扩大渔农村合作医疗、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和农民工工伤保险范围,做好自然灾害的救助。社会稳定,重点是继续做好转制企业后续工作,妥善解决因企业改革和职工劳动关系转换以后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完善社会配套改革,严防群体性事件发生。
六、培育经济强镇,推进新渔农村建设
以培育经济强镇(乡、街道)、创建小康社区为抓手,大力创导全民创业、全民投入,加快渔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新渔农村建设。一培育经济强镇。通过实施经济强镇扶持政策,培育10个工业强镇、4个旅游强镇、6个港口强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二加强新渔农村规划工作。统一规划改造“城中村”,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形成梯次合理、村容村貌整洁、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的农村居住点布局。三推进渔农民素质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渔农民。大力推行订单式,定向型、委托型等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着重抓好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小岛移民、在岗农民工、渔农村新增劳动力等就业培训,提高转移就业率。四推进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是全面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参保面,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五推进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渔农村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及河道净化工程建设力度,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提高渔农村饮用清洁卫生自来水普及率,提高渔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积极推进舟山中心渔港、浙北中心渔港、西码头渔港、衢山渔港等一批渔港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分类
工作计划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