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6:08 浏览次数:986次 栏目:写作辅导
聆听自然,感受自然,那是难得有的高尚情趣。风丝柳片,草木繁花,枝枝叶叶总关情。雁归故里、鸟雀声声、片片落叶总动弦。聆听自然,是那雨后初晴动人的斑斓。
罗曼·罗兰说:“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那一片幸福,我们可以在自然的美好景观的怀抱中拾遗。我们可以用心聆听那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时的壮丽声音,我们可以感受到那大海潮涨潮落的海浪拍打声音。聆听自然,用我们的心灵塑造头顶上那片蓝蓝的天空。
我们向往那寄情山水的文人雅士们。他们让自然滋润自己的心灵,让自然洗尽自己的烦燥和浮华,放飞自己的人生理想。
自然,用它那份独特的亲情与温柔,悄悄地、无形地影响着人们,它似一池碧水静静流淌在人们心中。
学一份明月清泉自在怀的淡泊,学一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用心灵去聆听生命的真谛。多么渴望乡村中落日的余晖,多么渴望涧边瀑布的清音,多么渴望那空气里混有的那片泥土的气息。用心灵去聆听自然,让自己的生命升华。
聆听自然,用身心所感之篇去赞颂自然。金缕曲、黄莺儿、桃花扇、杨柳风、字字是对自然的倾诉。披一路风尘,看青山依旧,唱大江东去,让我们抛下那烦燥不安与焦虑,用心、用灵魂去聆听自然那美妙的乐曲吧!
聆听历史的声音
高三(24)班:植楚涯 指导教师:郑六春
滚滚黄河的波涛声中,我聆听到了历史的声音。聆听历史的声音,让我知道了王朝的昌盛与没落;聆听历史的声音,让我知道了文人的狂傲与无奈;聆听历史的声音,让我知道了英雄的豪放与悲哀……
聆听历史的声音,我知道了秦始皇的勤政与暴政。秦始皇赢政善于发现人才,广泛扫墓各国精英,最终统一六国。他是一个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但他却征税过重,严罚严酷,尤其兴建宫殿和骊山墓,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聆听历史的声音,让我们知道,王朝总是混乱而短暂的,统治者不能只勤政,还需要仁政,这样才能让一个王朝昌盛,否则就会没落。
聆听历史的声音,我知道了李白的狂傲不羁和怀才不遇,李白曾经满怀希望地去到长安想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为朝廷和百姓效力。但他得到的却只是空有其名的“翰林大学士”的头衔,后来还因不肯与伪官们同流合污而被流放,于是他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的狂傲与豪放。聆听历史的声音,让我们知道了文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却对此无可奈何。
聆听历史的声音,我知道了英雄豪放与悲哀,英雄是时代的推动者,历史上也上演着一幕幕的英雄赞诗,项羽历经百战,有过破釜沉舟的战例,甚至逼迫刘邦数十骑逃跑的辉煌,但英雄与君王始终有差距,当四面楚歌响起的时候,他面对着嘶鸣的名骓和似水的虞姬,他的眉宇间少了往日的霸气,多了几丝悲愁与无奈。聆听历史的声音,让我们知道了英雄也有落幕的时候,英雄也有柔情的一面,然而当一个英雄消失的时候,历史又孕育着新的英雄,让人在蜕变的前进中找到思考的哲理。
聆听历史的声音,倾诉着一个个王朝的崛起与沉沦。
聆听历史的声音,上演着一幕幕英雄的迟幕与出现。
聆听历史的声音,诉说着一代代文人的悲欢与哀怨。
偶然翻阅张曼绢的散文,读到:“即使在最寂寞的时候,即使泪水使我看不清世界的样子,我仍聆听——关于幸福的声音……”虽简短的几句,却不经意间触碰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拨动了那根心弦;触动内心深处那如一潭清澈的泉,激起点点涟漪……
我的幸福有声音吗?一直生活在幸福的怀抱里,被爱所环绕。已经习惯了被爱被宠。我不在意,更没聆听过幸福的声音。静静地,听清风在耳边呢喃,细诉着点滴的幸福,故拿起笔,寻找幸福的声音……
小时的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奶奶是非常要强的女人,总是把家里打理得干净利落,在院子里种着香椿树、月季、蝴蝶花。一到春天,香椿抽出新芽,满院飘香。月季花、蝴蝶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浓浓春意洋溢在淳朴的小院。每天早上,我会在晨光温柔的抚摸下,从甜美的梦中醒来。聆听着奶奶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忙着给花儿们浇水。伴随着熟悉的声音,感觉幸福而甜蜜。当悄悄睡去的我,又被烙饼的香味诱醒,聆听奶奶搅鸡蛋的声音,然后展开我一天的快乐时光。
晚上躺在温暖舒适的床上,听奶奶讲着陈年旧事,感觉安静而惬意。远处传来火车鸣笛声,想着火车会载着爸爸妈妈,带着新奇的玩具,还有我让买的《格林童话》,也许是《白话聊斋》悄悄来到我身边,这样想着笑着睡着了……
这就是我的童年,是在奶奶浓浓的爱包裹里,慢慢长大。虽然成长的脚步匆匆,让我无暇驻足聆听幸福的声音,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堆积着暖融融的亲情爱意,幸福总是如影随行。岁月的车轮载着我走过年少多梦的春季,碾过天真烂漫的夏季,来到这成熟美丽的秋季……
难道这就是幸福的声音,飘荡在轻柔的空气中,犹如泉水般地清澈;犹如绯红的红酒未饮先醉;犹如天籁之音余音绕梁,是岁月中不绝的回响……
你也在聆听幸福的声音吗?
[原题再现]
请以“聆听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2.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以“聆听……”为题的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满分作文展示相关分类
写作辅导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