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市精灵》公开课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及评课记录

《都市精灵》公开课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及评课记录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802次  栏目:语文综合性学习

标签:综合性学习资料大全,http://www.170xue.com 《都市精灵》公开课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及评课记录,http://www.170xue.com

师:是什么造成了北京城这种令人痛心的现状?作者找到根源没有?

生:找到了,在第11节。生齐读: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

师小结:作者就这样紧扣文题,运用重重对比,彰显主旨(屏幕出示)。既让我们感受到了拥有精灵的都市的美好,意识到善待自然、优化环境的急迫,也让我们发现(屏幕出示“发现二  随笔的构思不随意”),它是巧妙安排的。

 

师过渡:有了深刻的立意,有了巧妙的构思,作者在语言上作了哪些努力呢?再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内容,你就会发现舒乙先生语言的特色。(屏幕出示:发现语言)

(三)发现语言

 

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文字,并与同桌交流喜欢的理由。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很投入,现在一起来交流交流。

生1:我最喜欢第10节中海鸟捕鱼这部分。“只要鱼群一到……嘴中必有活蹦鲜灵的鱼”。这几句话让我似乎看到了海鸟捕鱼的画面。

师:的确,这段文字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极富画面感。(屏幕出示:画面感)那你有没有看出作者运用哪些写作技巧 来达到这一效果的?

生1: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像zha弹一样’,形象地表现了鱼群快速入水的情状。

师:精妙的修辞使文字富有画面感。还有吗?

生2:作者还运用一连串动词“腾、抿、射、钻”生动地表现海鸟捕鱼的全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师:精准的动词使文字富有画面感。拿起笔圈出这些动词。还有吗

生3:还运用了准确的形容词---活蹦鲜灵,极为传神。

师:由此可见,精准的动词、形容词和精妙的修辞就能使文字极富画面感。那如果要读出画面感,朗读时该怎么处理呢/

生4:动词读出重音,语速快一点,因为海鸟捕鱼是一个极短的过程。

师:现在我们师生就一起合作,读出这些海鸟的矫健、迅疾与活力。

老师读“只要鱼群……然后”学生读“一抿翅膀……活蹦鲜灵的鱼”。

生5:我还喜欢第1节中描写喜鹊的文字:“喜鹊多是成双成对“……带来了一派生机和欢快。”其中的“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也让我们感受到喜鹊的活泼与欢快。

师:一致的句式,反复的字眼确能产生音乐美、节奏感(屏幕出示:节奏感)。大家一起来试试,读出节奏感。

生齐读“喜鹊多是成双成对“……带来了一派生机和欢快。”

师:读得再快一点,再活泼一点。

生再次齐读“喜鹊多是成双成对“……带来了一派生机和欢快。”

师:这些富有画面感、节奏感的文字在文中多次出现,使文章充满美感。但文中有一类词语特别新颖,特别幽默,特别精辟,让人过目难忘。你注意到了吗?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 它们的作用。

生1:第5节中的“老鸹不呱”,巧用谐音,写出了乌鸦无处藏身的可悲处境。

生2:第12节中的“孤城寡人”,化用成语“孤家寡人”,巧妙地表现了城市失去动物后的冷清,极为警醒。

生3:第12节中的“与狼共舞”,借用成语“与狼共舞”翻出新意,呼吁人们与动物友好相处,浪漫而富有诗意,耐人寻味。

师:作者这样创造新词、借用旧词的手法使读者眼前一亮,新颖感油然而生(屏幕出示:新颖感)。大家在平时的阅读中见过类似的巧用成语的例子吗?一起来回忆回忆。

生1:我见过一则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就是化用了成语“其乐无穷”,形象地表明

摩托车带给顾客的美好享受。

生2:我见过一则衣服广告——百衣百顺,就是化用了成语“百依百顺”,巧妙地暗示了衣服的质量之好。

生3:我见过一则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就是化用了成语“刻不容缓”,生动地指出服药的急迫。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例子,与大家共享。

屏幕出示:1、箭牌口香糖一箭如故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 2、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3、中国电信千里音缘一线牵(长途电话广告语)4 、如有的作者在写一些领导者由于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时,借用成语“一诺千金”,改为“一错千金”。   5、陈毅 “马门立雨”的故事

师小结:作者就是用些富有画面感、节奏感、新颖感的语言紧紧吸引着读者的眼球,令我们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原来(屏幕出示:发现三  随笔的语言不随意 )它也是精心打造的。

那随笔是一种怎样的体裁呢?一起来看看随笔的官方定义(屏幕出示: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

话说到这里,爱思考的同学可能奇怪了:既然随笔的主旨、构思、语言都不随意,那又为何“随”字当头?这是因为随笔这种体裁要求作者如话家常,给人亲切随和之感。随笔的“随”乃“随和”之意。(板书“ 和 ”)因此,只有重量级的作家的随笔才能登上《随笔》这本杂志,这也是其办刊宗旨所决定的。(屏幕出示《随笔》杂志的封面及办刊宗旨:办刊宗旨:关注现实,直面人生。既能给读者思想上的启迪,又能给读者以美感。)

舒乙先生的这篇随笔就刊登在1996年《随笔》第4期上.他关注的什么现实?给读者什么启迪?给读者什么美感呢?

生1:他关注的是许多现代都市中鸟、鱼、 兽日渐稀少乃至灭绝的现状。

生2:他启发读者要善待自然,优化环境。

生3:他文章中重重的对比,富有画面感、节奏感、新颖感的语言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师过渡:舒乙先生用一篇随笔让我们明白,都市如果拥有了精灵就会如昆明人一样有值得骄傲的景观,就会如上海人一样有盎然的生机,就会如旧金山人一样有惬意的享受,拥有精灵的生活是如此美妙。如果我们的生活所在也有精灵,岂不是一大乐事?(屏幕出示:发挥想象)

 

 

(四)发挥想象

师:今年,我们东台正在全力创建园林城市。你认为哪种可爱的动物能作为我们城市的标志和象征?说说推荐的理由,并描述其与人们和谐共处的情景。同桌可以商量商量。

生1:我推荐丹顶鹤作为我们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它们每年冬天都飞来过冬,已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

师:你的推荐不错。遗憾的是丹顶鹤早已成了我们盐城地区的名片。

生2:我推荐弶港的鱼作为我们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我们弶港鱼类资源丰富,由于地理位置特别,味道十分鲜美,很多外地人来东台都要去弶港尝一尝海鲜。

师:弶港海鲜的确闻名遐迩,只可惜它们通常生活在水下,不易见到。

生3:我推荐蚕作为我们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我们东台是有名的丝绸之乡,小小的蚕儿帮助很多人家走上了富裕之路。

师:你的推荐很有见地。如果能推荐能自由自在生活在户外的小动物就更好了。课后请同学们参照书后 附录中“关于保护益鸟的倡议书”,写一 封 “关于小城精灵 的倡议书”给创建委员会,说不定,你的倡议就会被采纳呢。

 

三.总结

师:短短45分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随笔这一文体,发现良多,收获良多。祝同学们在学习的征途上时时有发现,天天有发现,练就一双慧眼,成就精彩人生!

 

 

 

怎一个“随”字了得

——《都市精灵》备课有感

  东台市实验初中     曹锦芳

 

秋意乍临,一月一度的学习余映潮老师教学艺术的活动如期举行。在教研室的引领下,我有幸参与其中,成为学习余老师整体处理教材艺术的一位实践者,担纲任教《都市精灵》。几番砥砺后,感慨尤深:此次的教材暨教学怎一个“随”字了得。

在谈这一点之前,先要说说什么是对教材的整体处理。余老师对此阐释得扼要而鲜明:确定地解决课文一至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带动对全篇文章生动活泼的阅读理解,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之中。同时,余老师还给出了相应的教材处理良方,我把它归结为疑问法、悬疑法、句式法、撮要法等。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切合《新课程标准》的极为科学的教材处理方式,但如何因课制宜地确定整体阅读教学的策略,就须颇费思量了。

一、教材----匠心独运不随意    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是一篇随笔。基于汉字易让人望文生义的特点,常会有“随笔”即“随意写的文章”之误解。事实上,它是散文的一种,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散文。它要求关注现实,直面人生,既能给读者思想上的启迪,又要给读者以美感,特别要让读者有如话家常般的亲切随和之感,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作者的见解。《都市精灵》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随笔的这一文体特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都市精灵》公开课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及评课记录

相关分类

语文综合性学习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