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170xue.com
2017年骨干教师年度考核课《学与问》课堂实录,http://www.170xue.com
老师:妈妈的回答没有解开沈括的疑团,他又怎么学的啊?
学生:齐读——“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老师:说得有理有据。
学生:哥白尼的学问也是这样:既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他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说 明是问来的。我还从“不懈追求”这个词看出他的学问也是学来的,不懈追求就是学习。
学生:书上不是说了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老师:我被你们说服了,正如你们所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老师:(出 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读读看。
学生:齐读。
老师:你从这句话里读出问题来了吗?
学生:(鸦雀无声。)
老师:再读,边读变思考。
学生:齐读,有个别学生举手。
老师:学习就是要发现问题,再认真地读读这句话。
学生:读,静静思考,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
学生:刚才说学问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怎么这里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老师:会问问题了,书上说:有知识就是有学问,那么学问就可以说成——
学生:知识。
学生:……
学生:我觉得这句话中“问”与“学”的次序颠倒了,应是“知识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因为问比学重要。
老师:老师觉得你真会发现问题。是啊,“问”非常重要,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应该放在学的前面,你们同意吗?
学生:我不同意。如果不学习,哪里会有问题呢?我觉得学重要,“学”应该放在前面。
学生:老师,我不同意把“学”放在前面,因为书上说了——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 么”开始的。这句话就是说,“学”的基础是“问”啊?应该“问”放在前面。
学生:根据书上的理由和自己的理 解,争论不休。
学生:老师,我觉得他们讲得都不对。“学”与“问”应该一样重要,不分先后的。
老师:理由呢?
学生:“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句话中的“是……也是……”是并列关系,既然是并列关系,就说 明学与问一样重要。
老师:你能从句子的关系去思考,真会学习。还有谁同意他的意见啊?
学生:我也觉得一样重要。如果不“学”,就不会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也不能好好“学”。
学生:我也同意他们的意见,我还能举例说 明,“学”与“问”就好像小鸟的两只翅膀,少了一只都不可以飞。
老师:老师真的佩服你,佩服你会学习。有时候深奥的道理就可以通过举简单的例子来说 明清楚。
老师:课文学到现在,“学”与“问”到底是什 么关系呢?板书——与
学生:我觉得学与问是并列关系。
老师:能具体点讲吗?
学生:“学”与“问”是连在一起的,不可以分割。
学生:“学”与“问”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学生:“学”与“问”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
学生:……
老师:你们想说的是不是这些话啊?读读看,出 示——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老师:你们怎么就不能像书上这样说得清清楚楚呢?要不要再读一遍啊?
学生:(很乐意)再读了一遍。
老师: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学”与“问”之间的关系?
学生:相辅相成。
老师:对了。你能结合课文说说相辅相成的意 思吗?
学生: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学生:还有——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老师:哦,我现在明白了:学与问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板书——相辅相成
老师: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你们提了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你们以后在学习、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哥白尼和沈括是古人,他们就那样勤学好问,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改怎么做呢?
学生:读——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 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
老师:向谁请教呢?
学生:继续读——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老师:想想看,“请教”是什 么意 思?
学生:就是问。
老师:那我来问你,神七有多少零件啊?
学生:(笑)不知道。
老师:哦,那就算了。我这样是请教吗?
学生:(笑)不算。应该虚心点。
老师:请问神七有多少零件?您能告诉我吗?
学生:(笑)不知道。
老师:不知道就算了。我这样是真正的请教吗?
学生:不算。请教应该打破沙锅问到底,真正把问题弄懂。
学生:请教就是虚心地向别人讨教,最好学会为止。
老师:“能者为师”的意 思懂吗?
学生: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这就是“能者为师”的意 思。
老师:对了,这是书上的解释。我们读读看。
学生:齐读。
老师:农民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吗?
学生:可以啊。
老师:农民哪一些方面可以成为你们的老师啊?
学生:农业知识方面。
老师:比你小的学生可以成为你们的老师吗?
学生:可以。
老师:为什 么呢?
学生:只要他们有可以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
老师:是啊。只要——
学生:再读——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老师:老师有个问题:书上都是说别人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吗?
学生:也可以的,只要我们可以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
老师:现在我们再来说说“能者为师”的意 思好吗?
学生:不管是谁,只要可以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帮助就可以做老师。
学生: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就可以做老师。
老师:你们真是勤学好问的孩子。是啊! 我们小学生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
学生:继续读——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老师:现在来说说还有什 么可以“翱翔”啊?
学生:我们可以“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
老师:是的。我们的思想也可以“翱翔”,可以翱翔于遥远的古代,也可以翱翔到未知的将来。
老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今天学的课文与平时的学的课文有区别吗?
学生:平时的课文都是写事情,写人的多。这篇课文是说道理的。
学生:平时还有写景的文,这篇是议论文。
学生:……
老师:是的,这是一篇议论文,小学阶段叫明理文,你们知道明理文的特点吗?看好屏幕,只要仔细看,认真想就可以发现。
老师:演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句话上移。“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下移。中间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2017年骨干教师年度考核课《学与问》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