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文本研究寻找那片诗意的心灵空间——《那树》赏读

寻找那片诗意的心灵空间——《那树》赏读

03-03 17:59:06  浏览次数:125次  栏目:文本研究

标签: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http://www.170xue.com 寻找那片诗意的心灵空间——《那树》赏读,http://www.170xue.com

  王鼎钧的《那树》选自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在作者命意或主旨上,有如下一些不同的解读:1、含蓄批判工业文明对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2、呼唤生命价值的尊重与认同;3、思考现代文明发展与传统文化坚守的辩证关系;4、讽刺人类膨胀的物欲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漠视。四种解读层次有着明显的不同,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自然就有较大的差异。当然我们还可以解读到人与自然,自然与发展,得到与失去之间的平衡问题,还可以解读到人定胜天,“无为”与 “有为”的和谐问题等。
  这些解读,不乏深刻,然而很多教师教过此文后,觉得教学过程总是很难入味,上完这一课后,留下的遗憾远比收获大得多。
  其实,这篇文章确实有难上之处,难在分析得低了,课堂会滑行在学生已知的层面,因为以《那树》为例,九年级的一般学生可能会读到这棵树不该砍伐,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应该保护它,注重环保意识等,这是学生已有的解读水准。然而教学内容要拔高到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关系,或拔高到对生命价值的认同以及对物化社会批判的高度上,这对于九年级学生的生活体验又显得抽象了,再加上如果我们找不到合理的解读落脚点和教学切入口的话,教学很可能给学生扣上大帽子,所以有了这些深刻的解读却呈现不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这棵树被砍倒的故事,来解读树被砍倒的寓言。文章读下来,我们觉得这棵树明显已经不是一棵现实之树了。文中的这棵树代表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有“实用价值”的世界。如“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荫”,树曾带给人们实用的凉爽。树曾让下车的人在树下从容撑伞,说明这树又曾给人们带来休息的方便和实用。但立在那里的那树更是一个审美的精神世界。如“这树曾经引来了鸟叫,几丈外幼儿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这树带给了人们快乐。夜晚情侣在黑暗的树下止步,这树带来了情人的浪漫。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诗。”这树还带来了诗意的境界,树不仅是“快乐、浪漫、诗意”的象征,“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式公寓之前,在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柱香呢!”这树更有一种精神的寄托,是一个信仰的世界。“当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摇,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树还有神奇的灵性。不仅这样,这树还懂得蚂蚁对它依依惜别的报恩。多么有情有义的一棵树呀,这树的神奇不正寄寓着两个世界的和谐、理想、美好吗?
  但随着人们实用价值想法与做法的不断发展,树的生存空间在逐步地缩小。刚开始,“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但后来,“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如果说,“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这是树生存的基本空间,那当“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辗进灰色之下,”时,那树的生存空间显然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最后树因“撞死了人,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也就成了必然。其实,那个撞死的驾驶者是喝醉了以七十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的。砍树的理由显然是一个借口,是荒唐可笑的。树被砍伐的真正理由是人们为了扩大自己活动的空间,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树砍掉以后有其他别的用处。正如文中所说,“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原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还有“那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甚至,清道妇来到树根,她看着“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时,她“也只是在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多少斤木柴。”原先在树下从容撑伞的“有用”如今已经变得“没有用”了,原先带给人们凉爽的绿荫“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也不再有用处了。所以是饥蝗拥来的出租车,是人们无限扩大活动空间的欲望,使得树的空间不断缩小,甚至最后被砍掉,让它消失。
  与树相反,在一步步逼近树一直到砍倒树的过程中,人们却变得一步步残忍起来,无情无义起来,砍伐也被作者说成是一场屠杀。“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两星期后,根被挖走了,人们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成陷阱,切段所有的静脉动脉。”
  随着树的砍倒,树带给人们的快乐、浪漫、诗意等也随之消失了。这一过程其实是人们对树实用价值考虑越来越多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那树审美的价值却越来越淡化,诗意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树本来拥有两个完整而丰满的生存空间,他既有实用价值的空间,更有诗意审美的空间。但后来它在人们的眼中只有实用价值,当唯一的使用价值丧失时,树的生命也就逐渐萎缩灭绝了,丰盈的生命空间也逐渐丧失殆尽。

[1] [2] [3]  下一页

,寻找那片诗意的心灵空间——《那树》赏读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