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文本研究《故都的秋》的几个误读

《故都的秋》的几个误读

03-03 17:55:39  浏览次数:998次  栏目:文本研究

标签: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http://www.170xue.com 《故都的秋》的几个误读,http://www.170xue.com

  关键词: 故都的秋    几个    误读    金传富                                           
  一、秋天是好还是孬?
  “秋天”究竟好

竟好还是不好,这是一个无从回答的问题。可能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当然,说好,或者说不好,其答案无是以个人的意念为中心的。既然郁达夫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那么,在作者的心里,已经为秋天定了一个基调了:秋天应该是不错的,是能引起人们的美好思绪的。从这个基调上判断,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作者对于“秋”,对于秋天的“故都”并不都是心怀“悲切(戚)”的。那种认为作者“悲秋”并且坚信不疑的说法,就似有不太合宜的地方。[①]
  在本文中,作者反复地明确表示了对于故都秋的好感:“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里很直白地告诉了读者,对于北平这个“故都”的“秋”,作者始终怀着两样的感情:一种是真正的“秋”的滋味对于作者心灵的引诱。另一种是心中的隐性情怀——作者郁达夫对于秋天的这种眷念及敬畏之情。不少读者也看到了这点。
  由第二层意思,可以判断,作者所说的对“秋”的感情,恐怕并不是简单的“好”或者“不好”,在这个“好”与“不好”之中,无疑隐含着作者的更深一层的情绪。换言之,这里的“好”与“不好”仅仅是作者行文的一个引子罢了,这作者为了行文而专门拽出来的。因为,任何一个有基本判断力的作家,他都不至于在自己的文章里进行肤浅的线性判断。可惜,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往往泥古不化。却往往也上了作者的当。
  二、“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着落点在哪里?
  我们所见的对本文的解读材料中,几乎没有不重视“清”“静”“悲凉”诸字的。
  这些观点认为,这“清”“静”“悲凉”三字,写的是本文的景,或者认为这三字写的是作者的情,或者兼而有之:前二者写的是全文的景,后者写的是作者的情。[②]
  有的人从结构上讲,认为这三个字确乎是全文的文眼,[③]起统摄全篇的作用。究竟这“清”“静”“悲凉”三字,在文本之中起什么作用?是否如有的论者所说“统摄”全文,又涵盖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我们认为都未必:
  其一,从文理上判断,统摄全文的只能是作者的感情。这一点,从开篇的动机与结尾的愿望就可轻而易举地看出,作者对秋天的特别厚爱。开篇第一句话“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意思是说,“呵呵,我可要写文章了啊。”此外是别无他意。因为秋天的好与坏不过如此。按照美国著名写作学家傅乐施的话说,这叫给文章放一个烟幕弹。
  第二句话“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是”是一个转折。意思是说,“哪里的秋天都不错,只是北平的秋天有这个特点啊。那就是‘清’‘静’‘悲凉’啊。”然而,从下文看,我们似乎并不能找到直接与“清”“静”“悲凉”分别两两相对应的文字。相反与文章内在脉络对应的却是作者内心的感情:即“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也不过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作者说得十分清楚,我到北京来,就是喜欢北京的“秋味”。
  显然,对于“北平的秋味”的追求,才构成了这篇文本的核心思想。换句话说,下文北平的各种“秋味”才是演绎这篇文章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而各项与“秋味”相关联的呈现,也才是本文逻辑的一个基本暗扣。
  如果不信,将第一二句话删除,本文照样文通字顺,但感情的深沉度降低许多。
  其二,并不能从文本中找到与“清”“静”“悲凉”直接对应的文字。
  这里又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清”“静”“悲凉”这三个词的含义本身是模糊的。究竟什么是“清”?语义不明。涉及“清”者,通检全文,仅有三见。一是写江南的:“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二是写“北国的槐树……又觉得清闲”。再是写“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从词汇学的角度分析,假如不能准确给一个词定位,那么,这个词没准只是一个词缀或词素而已。既然不能找到关于“清”的一个准确的定位,那么,这里的“清”似乎也只是一个词素而已,是实在不能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的目的。下文的“静”与“悲凉”也是同此道理。

[1] [2] [3] [4]  下一页

,《故都的秋》的几个误读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