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案《故都的秋》综合能力检测

《故都的秋》综合能力检测

03-04 19:49:51  浏览次数:318次  栏目:高中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故都的秋》综合能力检测,http://www.170xue.com


  一.给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注音
   1.混沌(    )2.潭柘寺(    )  3.驯鸽(    )
   4.落蕊(    )5.平仄 (    )  6.椭圆(    )
   7.颓废(    )8.普陀山(    )  9.一椽破屋(    )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4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第一段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宕开一笔,先写江南之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两段写槐树的落蕊和秋蝉的残声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画线句子描写了怎样的景色?突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写秋蝉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片断,回答1-2题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1.文中画线部分在表达方式上属于_____部分,这一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不能自已”的意思是________;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文中列举南国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的秋景真的不美吗?作者说它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用来比喻什么?请指出其本体和喻体。用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dùn 2.zhè  3.xùn  4.ruǐ 
  5.zè  6.tuǒ  7.tuí  8.tuó  9.chuán

  二.
  1.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2.北国之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写江南之秋不能令人满足,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是为更好地表达北国之秋令人神往。
  4.指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模模糊糊,不能赏玩到十足的状态。

  三.
  1.流露了作者眷恋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真情。
  2.写出故都之秋清、静的景色,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之情。
  3.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亲切向往、眷恋之情。

  四.
  1.属议论部分,凡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2.“已”是“停止”的意思,“不能自已”即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表明了对于秋天的热爱,不是以自己的感情为转移的,是一种由不得自己的喜爱之情。

  五.
  1.这些南国的秋景并非真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以美衬美,更能衬托北国之秋令人神往、眷恋。
  2.本体是南国之秋,喻体是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本体是北国之秋,喻体是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这两组比喻的喻体用的都是最常见的事物,使人容易联想,从而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最后一段为全文总结,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激情时刻

高二(5)刘佳雪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注定着是不眠的,注定着是不朽的,注定着是激情的,注定着是永恒的。多少年来的梦想与期盼,多少年来的坚定与努力,多少年来的执着与追求,就在那个欢腾的夜里,静静地在历史的空白上,写下了答案。

  22点,最后的时刻,“北京”二字终于凝固在莫斯科的上空。地球的一个角落里,十三亿颗心,沸腾了。

  他,北京奥委会的官员,落泪了。他知道,这两个字的背后,沉淀的是多少心血与汗水。七年前的那个同样不眠的夜里,失败的泪水曾洗尽了所有的努力。而七年后的今天,泪水冲尽的却是所有的遗憾与惆怅。那个曾经无时无刻不在眼前的飞扬的梦想,就在这一刻,固定在了他的面前。

  她,电视台的播音员,落泪了。七年前的那个夜里,悲伤的泪曾哽住她的喉咙,冰冻她的笑容。那个夜里,面对话筒,她久久无语。而今夜,她泪水依旧,无语依旧,只是今夜的泪水落在绽放的笑容上,今夜无须任何语言,十三亿颗心已传递着同一份情感与同一份讯息。

  他,曾两夺奥运金牌的冠军,落泪了。多少年来,他为了祖国的荣誉,倾注了一生,拚搏了一生。当祖国的旗帜飞扬在世界的上空时,他也曾一次又一次地落泪。可是今天,是更加骄傲的泪,是更加自豪的泪。因为,这是世界对他的祖国的肯定,对他所有同胞的肯定。尽管他已无法在2008年的奥运赛场上挥洒汗水,可他坚信,他的后辈必会让祖国的旗帜在祖国的土地上向世界飘扬。

  她,多年侨居在外的华人,落泪了。绵绵的乡愁抵不上受人轻视的冷落,五千年的源远流长曾一度在轰鸣的机器声中暗淡了光芒。但是,尊严还在,勇毅还在,她深信,她的祖国必会摆脱屈辱与苦难。而今天,世界终于承认了,肯定了,她的母亲,依旧牢牢地屹立在东方——那个她每个梦里都会走过的地方。

  那个晚上,夜依旧黑,星依旧美,只是当五星映着五环时,月不再伤悲,泪也不再颓废,明天希望的火焰灼烧了阴郁的历史,明天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更加宽广的征途。

  【评语】
  正面写申奥的成功很难,写好更难。因为那是一个民族多年的期盼,那份成功的喜悦是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的。然而作者却别具匠心地选取了几组富有代表性的“眼泪”,通过与七年前的眼泪的对比,再现了7月13日夜全体中华儿女的那份压抑了多年的情感!或许在那一刻,只有笑容、泪水、无声才是最好的语言!
  文章情感丰富,真切到位。语言富有表现力。

 ,《故都的秋》综合能力检测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