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案《胡同文化》说课稿

《胡同文化》说课稿

03-04 19:40:09  浏览次数:691次  栏目:高中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胡同文化》说课稿,http://www.170xue.com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第14课《胡同文化》
1.4.14.4.王丽萍. 《胡同文化》说课稿.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11)
         说    教    材
        翻开《胡同文化》,确有耳目一新之感:作品少了一些正儿八经的说教,多了许多真切自然的情趣;少了一些“庄重”,多了许多诙谐;少了一些老调,多了许多雅致。好一幅清淡、脱俗而又紧扣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它让学生感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由此而形成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
        胡同是市民生活的地方,由此也派衍出了市民文化,胡同与市民一起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它见证了历史,像一位时间老人。作者谈胡同实质上谈的是胡同文化,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最能体现文化气息, 作者也希望读者能感受这一份生活气息,这是分析这篇文章的重点所在。
        而作者对于胡同及胡同文化情感的变化,还需联系作者的生平作恰当讲解, 让学生了解这一份情感的变化是自然的、伤感的、又是清醒的,这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应很好地处理。
        说    教    法
        一、课前预习要求
        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握文章的关键语句。
        2.初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
        (1)胡同文化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说“忍”是它的“精义”?
        (2) 胡同文化为什么会衰落?它的衰落让你产生了什么联想?
        (说明:这个“课前预习”的设计,一方面是《胡同文化》一文内涵较深, 既有抽象的概括又有形象的描写、既有悠闲的调侃又有雅致的表达, 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可增强对课文语言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篇幅也不短小,有了学生的课前预习,可有效地实现“长文短教”。)
        二、课堂教学环节
        1.导入: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各种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并且渗透到人民的生活当中,文学的、艺术的文化是同学们重视并认可的, 而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却容易被忽视。所以为了更好地进入课文,可利用“词典”了解“文化”的定义,同时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 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胡同,走进“胡同文化”。
        2.阅读理解:
        (1) 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利用课文注释,通过分析,明确本文文体。
        本文是一篇“序” ,但是,整篇文章只有“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 几个字, 表明这是一篇“序”。作者并没有把这篇文章当作正儿八经的序来写。呈献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充满作者个性风格的散文。
        (2) 打破从头到尾分析课文的思维格局,紧扣第12段,从“中间开花”,目的是“突出重点”。
        设计“教学手段”:对照多媒体课件的画面, 从文中精选一段文字,让学生朗诵,使他们对文中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感情认知。
        设计“思考题” :胡同文化的总体特点、表现形式、精义。
        讨论, 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明确:
  胡同文化的总体特点:封闭。
  表现出的生活习惯:安土重迁、处街坊、易于满足、不管闲事。
        总结: 这些生活习惯是闲逸的、简单的,体现了北京人的随遇而安、逆来顺受。
        在这个部分抓住一些细节,仔细体味胡同文化的精义:文化活动:下棋、喝酒、遛鸟饮食文化:虾米皮熬白菜,嘿!语言习惯:闹学生、过学生可以推出胡同文化的精义:忍作者突出胡同文化的精义“忍”时,又举了两个例子,要引导学生认真品读, 师生共同体味京味文化。
  总结: 忍耐屈从形成了产生胡同文化的土壤。封闭的胡同文化成为北京市民生活的重大组成部分。
  胡同太多,以至于形成网络,而四合院就是这网中的“眼”,作者对胡同文化了解、熟悉,甚至是深深的依恋,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熟悉这四合院的生活,透过这个“眼”,我们可以看到胡同文化的内涵。如果说诗有诗眼,文有文眼的话,四合院就是了解胡同文化的“眼”,因为北京人一幕幕的活的生活剧,都在这里上演。
          3.赏析:
        (1)学生齐读最后个自然段。
        问:作者对“封闭”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胡同文化有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欣赏、喜爱,也有一些调侃(虾米皮熬白菜,嘿! )。
        (2)但作者面对这种文化的衰落,又有何种感受呢?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感受的词:
      明确: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3)除了怀旧、伤感、无可奈何,作者是否还有其他感情?
        明确:从“再见吧,胡同”可见,作者对这一必然的发展现象有着一份清醒,有着一份超脱。这是难能可贵的。
        (4)我们应怎样理解这种清醒和超脱?
        明确:旧有的文化形态,在汹涌的时代大潮的冲击下, 已显得“力不从心”了,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随着时代发展,胡同消失了,产生胡同文化的土壤没有了,高楼林立了,新的文化形态必然应运而生。
        三、研究性学习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推陈出新”的情况,要求学生举出几个话题,查找资料,写成小论文。这一环节,对学生的搜集资料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写作能力的形成都至关重要。
        参考话题:
        1.中山装— — 西装
        2.格律诗— — 自由诗
        3.文言文— — 白话文
        4.戏剧— — 通俗歌曲        (贵州师大附中;550000)

 ,《胡同文化》说课稿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