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38:58 浏览次数:318次 栏目:工作计划
--进一步提高石化工业的外向度。积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推动石化工业向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抓好30个左右省级石化出口重点企业。争取到"十五"期末,石化工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25%。
三、主要行业发展方向
(一)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按其产品分为传统领域精细化工和新领域精细化工两个部分。传统领域精细化工,目前已形成以化学农药、染料、涂料等为主、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从市场趋势看,化学农药中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某些特效杀菌剂、除草剂及剂型等,国内仍有缺口;建筑涂料、汽车漆、道路标志漆等需求量激增;染料等出口潜力仍较大。新领域精细化工,我省已形成一批以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工业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化学品、皮革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胶粘剂、生物化工产品、电子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等以特种化学品为主的专业生产企业。全国新领域精细化学品年生产能力近900万吨, 产品9500余种。从总体上看,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缺口较大,市场前景广阔。
在"十五"以至更长一段时期,以精细化工为特色发展浙江石化工业,是一个必须坚持的方针。总的方向是,抓住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三个关键环节,重在创特色、创名牌,推动产品向专业化、系列化方向发展。重点建设好精细油品、造纸化学品、催化剂、生物化学品、工业表面活性剂、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10个在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精细化工专用生产基地。
1.染料工业
发展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研制发展符合国内外环保要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重点是研制开发符合德国纺织品环保法规(Eco-Tex Standard 100)要求的分散、活性、酸性和直接染料品种。活性染料,重点发展ME型、KE型具有高强度低盐型的活性染料;酸性(中性)染料,重点发展聚酰胺纤维、皮革羊毛用中高档弱酸性中性染料,加强三芳甲烷型酸性染料的开发力度;分散染料,重点开发含氰基偶氮苯系、苯并噻唑偶氮系、苯并二呋喃酮系分散染料;直接染料,重点发展高档、耐晒一浴一步法型、D.S.D酸等结构的直接染料。
2.涂料工业
引导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实现树脂色浆和涂料生产的专业化。大力发展高档合成树脂涂料和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丙烯酸和醋酸乙烯等)、高固体份涂料、粉末涂料和幅射固化涂料;重点发展高档建筑涂料、汽车涂料、家俱涂料和重防腐涂料。有机颜料,重点发展异吲哚啉酮、喹啶酮、喹酞酮、苯并咪唑酮系等杂环结构高档产品;配套发展无毒、无污染的高档无机颜料;淘汰和缩减有毒的铅系、铬系颜料。
3.医药中间体
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主要是研究头孢菌素抗生素的关键中间体7ACA、7ADCA和GCLE大规模生产的工程技术,红霉素生产技术,氨基酸的发酵及后处理技术,甾体激素的资源开发和微生物转化技术,以及维生素C、E、B2、B12的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
重点研究解决不对称合成和拆分新技术在医药生产中的应用。采用选择性催化等不对称合成新技术和各种拆分新技术,生产单一对映体药物,攻克消旋体拆分和消旋体处理等难题。
加速推广羰基化技术在医药生产中的应用,提高烟酸、泛酸钙和吡啶类药物的生产规模。
4.有机硅行业
将有机硅发展成为我省精细化工重要的增长点。扩大有机氯硅烷单体的单套生产能力,提高选择性和催化剂寿命,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将硅油、硅橡胶和含硅精细化学品作为有机硅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大有机硅在纺织、建筑、电子、日化、皮革、医药等各领域的推广应用。
5.饲料添加剂
发展赖氨酸、蛋氨酸等大宗产品生产,替代进口;加快饲料磷酸氢钙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引进国外脱氟磷酸钙新技术,积极开发丙酸防霉剂,形成相当规模的装置。扩大维生素(VC、VA、VD、D-泛酸钙、VB2)、抗生素、驱虫保健剂的生产规模;加快推广复合饲料添加剂,满足国内需求。
6.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中的柠檬酸、乳酸、木糖/木糠醇、异维生素C钠盐等产品已有相当规模。应积极开发或引进丙酸、单甘酯等产品生产技术,发展代表现代生物工程的L-乳酸长链二元酸、L-丙苯胺酸、透明质酸等产品。
7.合成胶粘剂行业
重点发展环保型胶粘剂(如水性胶粘剂丙烯酸类和醋酸乙烯等热熔胶),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发展低甲醛释放量的脲醛胶,争取产品中游离甲醛含量降至10mg/100g,以配合木材加工制品的升级换代;发展高档专用胶粘剂,如热熔胶,聚氨酯胶粘剂,有机硅胶粘剂,高性能环氧粘结剂和汽车用PVC塑溶胶,满足相关行业要求。
重点规划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精细化工项目,提升精细化工产品档次,保持精细化工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主要建设杭州化工研究所造纸改性淀粉二期扩建工程,浙江东港工贸集团2000吨/年双活性基(高固色率)活性染料,升华集团8吨/年迪克拉苏、10000吨/年碱性脂肪酶,绍兴稽山L-丙苯胺酸,德清东立L-乳酸和复合饲料添加剂,湖州狮王精细化工厂D-泛酸钙,浙江龙盛集团40000吨/年环保型分散染料,新昌新和成化工公司2000吨/年香叶酯等项目。
(二)氟化工
氟化工是亟待发展的行业。我省氟化工已经形成了氟致冷剂、哈龙灭火剂、氟树脂及加工制品、氟农药、氟医药、无机氟盐、CFC和哈龙替代品等系列产品,许多产品在全国占主要地位。2000年全国氟化工产品生产总值35亿元,我省为15.9亿元,约占42%。全国最大规模的巨化集团年产3000吨聚四氟乙烯(以下简称PTFE)装置竣工投产,为浙江氟化工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氟化工总的发展方向是,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企业,重点支持一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生产,推动氟化工快速发展,保持在全国的竞争优势。争取到"十五"期末,氟化工总产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1家,超亿元的企业6家(其中超5亿元的企业2家);60%产品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90 年代中期先进水平,15%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90%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重点骨干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
1.氟树脂
根据市场需求,在进一步扩大氟树脂产品产量的同时,加快发展氟树脂新品种,提高产品品级和质量,扩大应用领域。重点发展熔融型氟聚合物、氟弹性体,确保我省在氟树脂产业上的领先优势。支持巨化集团加快建设中俄科技合作园和PTFE技改项目、聚全氟乙丙烯和氟橡胶项目建设,争取创建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浙江化工科技集团发展聚偏氟乙烯和延伸加工氟碳涂料;支持有条件的有机氟材料加工企业在氟树脂应用领域延伸发展。
2.ODS替代品
根据保护臭氧层的国际规定,逐步停止生产和使用CFC和哈龙等ODS产品,加快开发和生产适宜的ODS替代品。以"国家ODS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支持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DS替代品生产技术。重点支持巨化集团公司实施万吨HFC-134a项目;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推进HFC-32、HFC-125、HFC-245fa等产品的产业化和开发ODS替代产品;浙江萤光化工、浙江鹰鹏化工、浙江三环化工等企业发展ODS替代产品。
3.含氟精细化学品
重点发展含氟中间体系列产品、含氟医药和农药终端产品、含氟表面活性剂、氟涂料产品等,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加强三氟化氮生产技术、含氟芳香族化合物特殊品种的合成技术、含氟织物整理剂等表面活性剂新产品的合成技术、含氟涂料的常温固化技术等关键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浙江传化化学集团在含氟表面活性剂领域的发展;浙江三环化工、东阳化工二厂、三门解氏氟化工和海盐天源科贸公司等企业发展含氟中间体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浙江化工科技集团、东农化工和临海利民化工等企业在含氟农药及中间体领域的发展。巩固和发展我省在氟乐灵、氟节胺、硫酰氟、锐劲特、乙氧氟草醚等农药及医药新产品生产领域的优势。
4.无水氟化氢
重点加强现有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生产。全省不再新建5000吨/年以下无水氟化氢的生产装置。支持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萤石资源消耗低的骨干企业,进一步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高无水氟化氢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争取"十五"末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年。
(三)石油化工
,石油化学工作计划相关分类
工作计划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