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38:58 浏览次数:593次 栏目:工作计划
根据《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46号)的部署和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为目标,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注重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突出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通过五年努力,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湖州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成科技强市,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科技投入翻番。全社会科技投入从20**年的21.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5亿元,增长111%。R&D(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市本级和各县(区)每年财政科技投入占当年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5%和4%以上。
二是科技活动人员翻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由20**年的1.3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3万人,增长130%。其中R&D人员实现翻番,达到8000人年。引进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50名左右。
三是发明专利翻番。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由20**年的306件和48件提高到2012年的650件和100件,分别增长112%和108%。
四是新产品销售收入翻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年的190亿元增加到400亿元以上,增长11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0%左右。
五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翻番。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年的39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00亿元,增长102%。
六是科技强县区数量翻番。全市科技强县(区)由20**年的2个增加到2012年的4个以上,建成科技强市。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大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1.着力提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其中3个以上产业年产值达到百亿元以上。以高新技术提升纺织、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以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以信息技术提升产业效率,以节能环保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和社会生态成本。重点组织实施一批生物与新医药、制造业信息化、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重大科技专项,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重点组织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5300”、科技型小巨人企业“5100”、高新技术产业领航企业“520”、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535”培育计划,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工作,着力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湖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
2.着力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1381行动计划”。培育农业科技企业60家以上。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发展种子种苗、农业生物、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做强主要动植物种子种苗、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等5个农业高科技产业,做优粮油和果蔬、畜禽、水产、竹木、茶叶、桑蚕茧、花卉苗木等8个传统农业产业。加快种子种苗基地和各类农业生态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深入开展科技示范县、镇、村、户的建设
3.着力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组织实施一批服务业科技攻关项目,大力发展软件、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多媒体软件产业园建设,培育和发展动漫产业,力争建设动漫产业基地。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智能交通、远程教育、数字卫生、数字社区建设。大力发展和规范科技评估、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专利代理和科技信息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促进技术成果引进和转化。
(二)大力提升节能减排、资源环境和健康安全领域的创新能力
1.组织实施高效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科技攻关。攻克和推广一批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工艺及产品,抓好一批节能技术示范工程。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节煤、节材、节地和废弃物资资源化的关键性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2.组织实施生态市循环经济科技攻关。攻克一批“三废”排放削减、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环境污染整治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广一批成熟的减排和“零排放”技术,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建成2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3.组织实施疾病防治、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等科技攻关。攻克一批疾病防治、医疗保健、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预报和快速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卫生技术,提高全民健康和公共安全水平。
(三)大力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1.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湖州师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支持湖州师院建设成为省内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支持湖州高职院提档升级,跻身全国高职院先进行列,支持省淡水所等科研院所努力发展成国内一流的科研院所。
2.加强集成创新。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单项和分散技术,加强综合集成,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实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重点支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在制造业和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力推进光机电一体化、嵌入式软件、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业电子化、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提高科技项目的集成度和关联度。
3.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扩大引进规模,提高引进水平,专有技术和专利许可合同额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联盟,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一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大重点项目,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组织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孵化器、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强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励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对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设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奖,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对产业发展、企业成长和科技管理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进行表彰奖励。
(四)大力提升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创造能力
1.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开发、购买和应用发明专利、商标和版权。到2012年,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0家。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内专利申请及授权量达到4200件和2600件,专利实施率达到60%以上;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2000件,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70%以上。
2.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提高标准化水平。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制订和使用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到2012年,争取为主制订、修订国家标准20项;国家和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达到 5个;培育10 家标准创新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到90%以上。
3.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育知名品牌。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到2012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0个,浙江名牌产品160个;驰名商标60 件,证明商标区域品牌5个;省著名商标180件、专业商标品牌基地 6个。
(五)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支撑能力
1.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到2012年,争取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工程)中心达到2-3家、省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达到100家;力争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1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1-2家;引进3-5家知名高校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建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中心和创新基地;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力争省级以上孵化器达到6家,孵化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省级以上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达到10家;扶持6家技术转移等重点科技中介机构。
2.加快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南太湖科创中心等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建设好科技信息公共服务等若干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围绕主要行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创新,建设好浙江省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湖州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实验平台和湖州蚕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tag: 暂无联系方式 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怎么写,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开头,,报告总结计划 - 工作计划
相关分类
工作计划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