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2:45 浏览次数:709次 栏目:高考文言文
四、概括特色要抓住关键词语
不同类的诗歌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隐晦朦胧、温庭筠的绮丽香艳等。命题形式为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或指出诗歌的语言特色要求评析。这类试题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整首诗呈现出的语言特点,用来答题的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但不能简单孤立地用这样的词语来回答。一般为用一两个词点明语言特色,用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还可以指出表现感情、主旨的作用。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清新自然,口语化。儿化音“黄莺儿”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后两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思念丈夫的美梦。该诗非常自然地表现出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重点难点题型测试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三闾大夫庙①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注】①三闾大夫庙: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
(1)说说“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两句的含意。
(2)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作简析。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②叶落山路,枳③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④梦,凫雁满回塘⑤。
【注】①征铎(duò):装在车马上的铃。②槲(jiě),又读(xiè),树名。③枳:树名,又称臭橘、枸橘,开白花。④杜陵:古县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⑤回塘:回环曲折的池塘。
(1)这首诗中的哪些词语表现出标题中的“早行”?
(2)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对此加以分析。
(3)“枳花明驿墙”中的“明”字运用极妙,说说其妙在何处?
www.170xue.com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闲意
陆游
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行人损绿苔。
妍日渐摧春意动,好风时卷市声来。
学经妻问生疏字,尝酒儿斟潋滟杯。
安得小园宽半亩,黄梅绿李一时栽。
【注】陆游力主抗金,收复中原。朝中的主和派抬头,他被罢免回乡,过起了闲散的生活。
(1)首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用意?
(2)颔联写“市声”用意和作用是什么?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希望?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试对“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的景象描绘作简要分析。
(2)“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有版本为该词加了词题《记梦》,请说说该词是怎样围绕“梦”展开的?
(2)该词不同于李清照其他词的风格,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②。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的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www.170xue.com7.阅读下面苏轼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概括《密州出猎》上片的内容,并选出你认为精彩的两个字加以分析。
(2)结合词的内容,说说两首词在语言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答案)
1.(1)“秋风”点明季节,“日暮”点明时间,“枫树林”加上“萧萧”叠词修饰,两句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2)诗眼是“怨”字。“怨”紧承上句,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字领起后句,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浓郁的“怨情”。“怨”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展现出屈原的哀怨形象,流露出作者无尽的怀念和凭吊之意。2.(1)“晨起”、“鸡声”、“(残)月”、“(晨)霜”、“梦(醒)”,这些词语体现出“早行”。(2)前句写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收拾行装出门赶路;后句写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所积之霜已有人迹。连用十个名词,表现出“早行”之“早”,绘声绘色,意蕴无穷。(3)“明”原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是明亮的意思。枳树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黑暗,突出了出行之“早”。3.(1)隔绝尘世,亲近自然。(2)反衬小园之静;增添一份生机和情趣。(3)小园能再宽半亩,过上安静的田园生活。4.(1)借“茅檐”、“蓬窗”、“风雨”及“人静”、“灯暗”,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为“杜宇”的出场作铺垫。(2)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5.(1)开头写拂晓前云涛翻滚、晓雾弥漫、银河转动、风帆飞舞,是梦中的景象;写词人飞越天空,与天帝对话,是梦中的景象;写词人欲乘长风、展鸿图、飞往仙岛,也是梦中的景象。(2)词人写梦中的景象和梦中的感叹,写传说中的“天帝”、“鹏”、“蓬舟”、“三山”,丰富的想象,简明的语言,绘制出壮美的景色。该词气势磅礴,奔放有力,是李词中少有的浪漫主义杰作。6.“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相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思家”、“忆弟”表现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前三联悲凉沉郁,最后一联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表达了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7.(1)上片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用一“狂”字,抒写出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著一“卷”字,突现出队伍雄壮,势如磅礴倾涛。(2)前词写打猎的场面,有声有色,气势豪迈,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后词为怀念亡妻而作,表达了对亡妻真挚的忆念和对人生的无限感慨。两首词风格两样,前者叱咤风云,充满壮志豪情,后者低回婉约,通篇如泣如诉。
,高考古诗词鉴赏语言技巧tag: 技巧 高考古诗词 高考文言文,高考文言文大全,高考复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文言文
相关分类
高考文言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