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8:55 浏览次数:928次 栏目:高考数学复习
2013高考数学复习:直线和圆的方程(一)
【知识图解】
【方法点拨】
1.掌握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以及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能正确地判断两直线位置关系,并能熟练地利用距离公式解决有关问题.注意直线方程各种形式应用的条件.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掌握关于点对称及关于直线对称的问题讨论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对称性来解决问题.
3.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
4.处理解析几何问题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根据图形的性质,建立与之等价的代数结构;(2)根据方程的代数特征洞察并揭示图形的性质.
5.要重视坐标法,学会如何借助于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体会这种方法所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
6.要善于综合运用初中几何有关直线和圆的知识解决本章问题;还要注意综合运用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与本章内容关系比较密切的知识.
第1课 直线的方程
【考点导读】
理解直线倾斜角、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能根据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
高考中主要考查直线的斜率、截距、直线相对坐标系位置确定和求在不同条件下的直线方程,属中、低档题,多以填空题和选择题出现,每年必考.
【基础练习】
1. 直线xcosα+y+2=0的倾斜角范围是
2. 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是
3.直线l经过点(3,-1),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直线l的方程为
4.无论取任何实数,直线
必经过一定点P,则P的坐标为(2,2)
【范例导析】
例1.已知两点A(-1,2)、B(m,3)
(1)求直线AB的斜率k;
(2)求直线AB的方程;
(3)已知实数m,求直线AB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分析:运用两点连线的子斜率公式解决,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解:(1)当m=-1时,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
当m≠-1时,,
(2)当m=-1时,AB:x=-1,
当m≠1时,AB:.
(3)①当m=-1时,;
②当m≠-1时,
∵
∴
故综合①、②得,直线AB的倾斜角
点拨:本题容易忽视对分母等于0和斜率不存在情况的讨论.
例2.直线l过点P(2,1),且分别交x轴、y轴的正半轴于点A、B、O为坐标原点.
(1)当△AOB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的方程;
(2)当|PA|·|PB|取最小值时,求直线l的方程.
分析: 引进合适的变量,建立相应的目标函数,通过寻找函数最值的取得条件来求l的方程.
解 (1)设直线l的方程为y-1=k(x-2),则点A(2-,0),B(0,1-2k),且2-
>0, 1-2k>0,即k<0.
△AOB的面积S=(1-2k)(2-
)=
[(-4k)+
tag: 高考数学 高考数学复习,高考数学复习大全,高考复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
相关分类
高考数学复习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