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教案大全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03-12 13:20:17  浏览次数:393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案

标签: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170xue.com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http://www.170xue.com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
    (二)探索新知
    1.利用投影片改复习题为例5。(课件演示)
       (抓住复习和例5的联系点,设计了复习题,为学习例5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讨论: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教师在“五年级栽的比四年级总数少10棵”下面画出曲线。)
    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和题意,讨论思考:
  要想求出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为什么?
    启发学生:“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能直接求出来吗?解答这道题,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
    (通过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5,通过交流汇报,确定解题思路,教师板书小标题,再让学生直接在书中填空,指定一名学生板演。   
    形成板书:
    四年级栽树多少棵?
    56×2=112(棵)
    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56+112=168(棵)
    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树158棵。
  6.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例5的解题过程,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什么?
  抓住关键句理解数量关系,依据关键句确定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分步解答。
    引导学生观察:在解题过程中,56这个已知条件用到了几次?分别是在求什么时候用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解答应用题时,有的已知条件不止用一次,具体怎样用,要根据题目内容确定。
    7.反馈练习: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讨论,关键句是哪一句,再根据题意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确定2-3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然后再让学生分步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1、“做一做”第2、3题。
同桌每人选一题,互相说一下这道题的关键句是什么,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2、练习五第1题
  先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指出这类应用题是三步计算应用题,还是两步
计算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进一步明确: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抓住关键语句,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确定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步骤。
  提示同学:有的已知条件在解题时不止用一次。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2题
七、板书设计
        

www.170xue.com

简单的数据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第24页“做一做”,练习六。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数据整理的方法,初步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
2、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人简单的统计表,并能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3、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    ,
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和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进行简单数据分析。
(三)、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感悟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通过图表,使学生初步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
2、引导学生填写,感知数据的整理。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2、教学难点:把不完整的统计表或统计图补充完整。
四、教具学具准备   
画有例1学生分布图的挂图或小黑板1块、画有例1统计表框的小黑板1块、画有方格的小黑板2块。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结合时事,根据当前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的有关数据,引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调查统计一些事物的数目,这些事物的数目通常叫做数据(板书“数据”一词)。数据往往都是从生活实际中,通过认真的调查核实,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是国家进行进一步统计、汇总,进而制定有关方针政策的原始依据,必须真实。而数据因为直接来自生活,往往比较零乱,没有次序,显示不清主次多少。为了把调查结果表示得更清楚明了,就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学生分布的挂图或小黑板。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哪道巷有这班学生,很形象,很直观。
    (通过直观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统计表的作用。)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每道巷分别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哪道巷住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先逐街、逐巷数出人数。记住
问题。再进行比较,回答出问题。
   3、教师指出:只看图不容易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我们先数一数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在图上标注上数字。数出的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就叫做数据。(渗透特点:来自生活实际,是真实的。)
    启发学生:这些数据真实可信,但是比较零乱。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这些数据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使别人不用再看图,就能一眼看出各街各巷住了多少学生,全班一共有多少学生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讨论结果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道理,就应加以肯定。从中再选出统计表的方案。)
  教师:以上各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数据进行整理。
  我们先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空表框)
  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做合计(一共多少人)第二栏起,逐一写街巷名。
  5、组织学生根据原始图填写,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他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学生填写书上第23页的不完整统计表。然后问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写,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6、组织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引导学生填写,使学生感知数据的统计。)
7、认识条形统计图。
    有时为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也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数据的。
    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可以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
    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标注时相邻街巷名称间要空一格,以求容易区别和美观。然后根据学生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课本第24页上部的条形统计图。
 8、看条形统计图,回答课本第24页五个问题。
    (直观观察简单统计图,感知数据整理的作用,通过图形,让学生体会知识美。)
 9、反馈练习:在教师带领下完成课本第24页“做一做”。
    教师先出示原题,指导学生弄清题意后,带领学生完成表示小芳的成绩的长方形条。
    问:每一小格代表几米?小芳的成绩是多少米?应该涂几个小格?确定14个小格怎样确定较好?(找出15所对应的高度,向下数1格即可,不必从1数。)
    其他同学的成绩,要求同学们在书中填空完成。确定一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同桌间互相检查涂色是否准确。然后组织学生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书中问题。
    (由于条形统计图是新接触,学生涂色有困难,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教学时教师的引导示范不能太少。练习时,教师要先示范,后放开由学生自己完成。)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六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重点引导:合计栏应该怎样填写?
学生分组完成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六第3题。
  提示:先统一单位,并利用此题复习“平均”的含义,为下节课学习“求平均数”做铺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相关分类

小学数学教案 更新

小学数学教案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